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 集美报新闻 > 浔江潮
五十年前国庆节 我们在厦门合影
来源:集美报 时间:2024-09-30 11:16 阅读人数:
  
  ●林长华
  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躺着这样一帧六寸的黑白旧照,它定格于五十年前的福建厦门港渔民俱乐部。每次与它对视,那沉睡在岁月深处的回忆就如潮水般涌来,而其中最闪耀的便是那浓浓的同学情、师生谊。
  1974 年 3 月,我从一家国企调到闽南渔场指挥部电台后,马不停蹄地赶赴厦门,参加福建省革委会水产局(今水产厅)举办的第六期电训班,学习神秘的无线电收发报技术。最初,电训班在当时闲置的厦门华侨博物院开班,后来搬到了一路之隔的渔民俱乐部楼上。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坐落在厦门蜂巢山路的渔民俱乐部,宛如一座闪耀在文化沙漠中的绿洲,是厦门港的地标性建筑,人气格外兴旺。我们入住时,新电影寥寥无几,俱乐部放映的大多是“回锅菜”,可即便这样,每场电影依然座无虚席。在那个年代,渔民们成年累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耕波犁浪,只有遇到大风无法出海时,才有机会来俱乐部享受这难得的精神盛宴。影院里的座椅是可活动的,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每一只都散发着厦门港特有的海腥味。
  渔民俱乐部电训班的班规带着浓浓的军事化色彩。五十来个学员大多来自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沿海地区,学员们每人都有一张出入证,上面是用钢笔字填写、加盖印章、套在塑料封里的。学员们纪律严明,一楼放映电影的时候,想混进去免费看并不难,但大家都遵守规矩,没有一个人越雷池半步。
  每天清晨,哨声响起,师生们就像一群欢快的鱼儿有序地涌出,集合后跑步到不远处的厦门大学附近晨练,再到厦门电子厂食堂吃早餐。在电子厂食堂,我认识了一位叫黄富才的技术员,他是福建东山岛铜钵村人,为人忠厚老实。这么多年没见,他应该已经迈入耄耋之年了。
  同学之间的关怀就像冬日里的暖阳。那个时候,买饭票除了要钞票还要粮票。有一次,单位的总务请假回家了,没来得及给我寄粮票,让我一下子陷入困境。同学们知道后,这个几两,那个半斤,纷纷把自己的粮票递过来。后来我想把粮票还给他们,他们却都笑着摆摆手说:“我没借给你粮票啊!”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满是感动,眼眶都湿润了。要知道,在那个“票证时代”,没有粮票可是要饿肚子的。
  电训班的老师们,孙美新、游金鹏、江春霖、陈金生等也经常到宿舍来,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还不时地叮嘱我们:“要严守机密,以后收与发的每份电报都是无线电电报,在保密方面和邮电局的有线电报有着本质区别。”
  老师们对培训工作抓得很紧,除了周日,我们每天晚饭后都要练习收发报,就这样,不到八个月我们就“出师”了。1974年的国庆节,我们经过严格的考试,圆满完成学习。那个年代提倡厉行节约,我们连聚餐都没有就解散了,国庆节后就奔赴舟山群岛实习。不过,电训班给每个学员送了一本 50 开的塑料皮日记本,老师还安排我和写字清秀的莆田学员陈春芳用钢笔在扉页写上“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并盖上训练班的印章作为纪念。全体师生的合影就在俱乐部门口,厦门电子厂食堂的几位师傅也加入了我们。记得个头不高的孙美新老师站在台阶上倡议:“同学们,以后每逢十周年,大家都来厦门这个老地方聚一聚,好不好?”同学们纷纷拍手叫好,大家都憧憬着每十年相聚一次,一起回顾那青葱岁月,重温那浓浓的师生情谊。然而,世事难料,学员们走向各自的岗位后,除了偶尔在那“嘀嘀嗒嗒……”的电波中相遇,五十年间竟然一次都没有聚会过,那十年之约,一次次变成了深深的遗憾。当年那五十来个朝气蓬勃的学员,在厦门的有陈碰龙、李宝琴、陈宝珠等六七个,大多数才二十来岁。时光悄然流逝,当年的那些学友们,如今都已两鬓斑白。
  又是一年国庆节,有一种情愫叫怀旧。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那些承载着回忆的老建筑,久别之后,总会让人牵肠挂肚,勾起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前段时间,我在厦门儿子的小家住了一段时间,在重游了厦大、南普陀之后,我特意在华侨博物院停靠站下了车,想去寻找当年的渔民俱乐部,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按说当年那座标志性的建筑并不难找,可我左顾右盼,却发现当年熟悉的建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宏伟壮观的高层建筑。经过打听才知道,改革开放初期,渔民俱乐部先是改建为渔民影剧院,后来这栋五层大楼与海味大厦、鹭台宾馆一起,成了蜂巢山路上的三大建筑。尽管眼前是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繁荣景象,但我还是无比怀念曾经的厦门港,怀念当年的那个俱乐部。
  韶华易逝,光阴难留。穿越了岁月的沧桑,我多么想知道老师们和学友们这些年过得怎样,多想我们能在厦门港再次相聚,一起重拾那被岁月冲散的同学情、师生谊。
  (来源:集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