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302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4-07-19 11:10 阅读人数:
 答复类别:B

 

 

杨军代表:

《完善社会与文化氛围 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第2024302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接到提案建议后,我区高度重视,对于推动集美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立即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开展深入研究。集美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曾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339家,实现产值537.32亿元,形成汽车、工程机械两大产业集群和电力电器等装备制造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金龙联合、路达工业等10家重点企业年实现产值209.41亿元,同比上升3.16%。创新活力加速迸发。2023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25.5%;新增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市新增数的36%,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43家,同时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二、措施与成效

(一)挖掘文化资源,强化文旅工业融合

一是打造工业旅游基地。集美区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旅游资源,依托正新汽车主题文化公园、悠度城市营地、三圈科技模型体验基地等工业体验区,打造了一批具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观光工厂和工业旅游基地。二是强化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集美区公共图书馆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区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园区书屋和公益图书馆的合作共享。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公益图书馆当做公共图书馆的分馆,解决图书更新等问题。三是发展工业旅游、工业研学。集美区现有《集美区进一步促进“集美研学”发展若干措施》,鼓励开发工业研学课程,每年评选“集美研学优秀课程”,对获奖课程给予奖励。同时鼓励工业企业创建研学基地营地,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8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发挥高校优势,推进产学研创新融合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新出台《集美区推动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产学研融合创新机制若干措施》,提出“十个聚焦”,围绕校企“群对群”合作过程中信息匹配度“低”和运营专业度“弱”问题提供解决方法,进一步推动人才、技术、成果、资源四大要素全方位创新融合。重新修订《关于青年博士教师进企业和建设校企研究生工作站的行动方案(2022-2025)》,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和产值限制,鼓励高校青年人才下沉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等服务。二是强化平台建设。2020年6月成立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致力围绕校企项目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人才进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2023年12月我区成立了产学研融合创新领导小组,致力组建一系列企业、高校、第三方运营机构共建的、以学科专业为单元的“创新发展共同体”。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协调下,累计有18家研究生工作站落地、9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订、33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等。三是深化校企交流。截至6月,高校产业技术联盟累计带33批、3427名辖区高校学子走进海豹他趣、悦讯科技、梦加网络等23家重点名企,带领358名高校教师进企业对接技术需求131次,并举办了近30场专题业务公益培训、技术对接活动等。

(三)紧扣企业需求,畅通益企服务平台

一是举办益企服务系列活动。2024年已成功举办两期企业供需对接交流会,通过打通企业产业链,助力辖区企业扩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区内资源共享和配套合作。通过工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对接交流会专场活动,为集美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中小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成功举办2024年度集美区企业领袖培训班。通过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合作的形式,举办第九期企业领袖培训班,共计30家企业参与培训,持续助力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开拓创新。三是强化产业用地保障。围绕五大科技创新产业赛道,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建设一批高标准厂房、定制化厂房,当前已形成安仁产业园、明盛高新产业园、海翼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圈新能源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并加快谋划人工智能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东部新城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虽然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技术创新水平不足、高端人才紧缺产业间融合度仍需深化、配套服务不足等鉴于此,我们将积极采纳提案中的宝贵建议,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后续工作中努力推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和提升,推动集美新型工业化全面提质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推广试点工作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整合优化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加强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优服务,持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产业人才要素保障。在产业人才住房保障方面,为企业采取长租模式,将集美区现有安商房提供给企业解决重点企业人才住房。在产业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方面,启动高新技术学校建设,保障企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进一步做好引才留才工作。同时,鼓励号召产业园区组织软件园三期音乐节等活动,提升带动园区内从业人员的生活品质。

三是构建企业发展服务环境。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以领导挂钩走访企业机制为抓手,完善走访机制,深入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企业诉求,多部门协同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平稳发展。另一方面主动靠前,构建“亲清”新型政企关系,完善政企沟通互动长效机制,鼓励各级各部门与辖区重点企业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多形势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企业家的建设性意见和合理诉求,进一步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李勇岩

人:曾婧怡

联系电话:0592-6296766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716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