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美区2022年1-10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2-12-02 15:24 阅读人数:

  关于集美区2022年1-10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

  ——2022年11月15日在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胡国才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22年1-10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调整草案,请予审议。

  一、1-10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和省委、市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和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各项决议,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0.59亿元,减收3.18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33%(简称同口径,下同),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38%,完成年初预算的81.82%,落后序时进度1.52个百分点。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71亿元,增收2.28亿元,同口径增长7.93%,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5.12%,完成年初预算的91.54%,超序时进度8.21个百分点。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07亿元,同比增支4.43亿元,增长7.18%,完成预算的68.69%。

  收入方面:1-10月,全区区级财政收入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分类型看,1-10月,全区实现区级税收24.12亿元,同口径增长3.0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09%;实现非税收入22.59亿元,增长14.10%。同口径税性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54个百分点。分税种看,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同比减收1.41亿元,同口径下降1.29%,其中:增值税同口径下降3.5%,主要是受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款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2.59%,主要是部分房企确认收入增加税款。非主体税种同比增收0.9亿元,增长6.85%,拉动同口径区级财政收入增长2.02个百分点,其中:土地增值税下降0.32%,主要是在售楼盘及可清算存量房地产项目减少;个人所得税增长34.19%,主要是股权投资、服务企业收取管理费增加收入、代扣代缴高管个税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个税增加等。分行业看,1-10月,我区五大重点行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软件信息业)同口径区级税收呈现四升一降。制造业实现区级税收6.42亿元,同口径增长1.38%,增幅较大的如波生生物因新冠检测试纸出口额增长带动税收大幅增收;建筑业实现区级税收1.09亿元,同口径增长16.88%,主要是异地建安企业增加税款,增幅较大的如中建五局海西投资建设承接厦门时代建设项目增加入库税款;批发零售业和软件信息业分别实现区级税收2.22亿元和0.8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1.83%和6.29%,增幅放缓主要是受疫情影响销售额下滑;房地产业实现区级税收10.18亿元,同口径下降2.4%,主要是去年同期清算房地产项目较多。

  支出方面: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趋于常态化的形势下,财政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预算资金,盘活存量资金,用足中央直达资金、债券资金和上级专款,全力保障“六稳”、“六保”重点领域资金需求。1-10月,全区用于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51.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37%,较去年同期增长5.82%,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4.03亿元,减收7.36亿元,同比下降64.64%,完成年初预算的18.31%。主要是土地出让计划滞后影响收入入库。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7.31亿元,同比增支16.47亿元,完成预算的70.02%。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08亿元,同比减收0.12亿元,下降60.53%,完成年初预算的27%。主要是国有企业利润收入下降。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08亿元,同比减支0.46亿元,完成预算的27.48%。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区人大预算决议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落实、强保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优先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夯实防控物资储备,全力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疫情防控重点支出,截至10月累计安排相关经费2.81亿元。二是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工业、软件信息业、零售业、餐饮和文化旅游业等行业出台纾困减负、增产留才扶持政策,累计已兑付资金0.16亿元。落实租金减免,累计减免承租户租金0.29亿元。修订出台政策性担保贷款贴息办法,撬动更多信贷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截至目前已全部形成支出。

  (二)坚持稳主体、激活力,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一是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建立财政、税务、区代理国库三方协作配合的跨部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机制。按照应享尽享、能减尽减、能快则快原则,累计办理留抵退税、制造业缓税约15亿元。二是持续提升产业扶持政策效能。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制定产业扶持资金长效管理机制,截至10月累计兑现各类扶持企业资金6.62亿元。三是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联动效应。助推优质企业上市,今年以来新增IPO申报企业5家。产业引导基金连续两年上榜“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跻身全国区县级产业引导基金前三强。累计引进股权投资类企业685家,基金管理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四是先行先试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改革。创新成立全国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为企业上市提供“一条龙”服务。出资0.1亿元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全省首支针对台青的“台商增信基金”。设立台企台胞银行服务点,成立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台企上市奖励、台企贷款贴息等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三)坚持调结构、保重点,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多措并举狠抓增收节支。一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支出“负面清单”管理。2022年全区公用经费平均压减20%,交通费平均压减3%,累计压减一般性支出0.1亿元。从紧配置通用办公设备,推进资产共享共用。二是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面清理结转一年以上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区对镇街转移支付资金,累计收回存量资金0.9亿元。清理财政暂付性款项9.3亿元。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全市率先出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考核办法,今年以来已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1.7亿元、征拆资金10.8亿元。靠前谋划债券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亿元、一般债券1亿元。四是提速增效审核工作。截至10月累计审核工程项目1027个,审核造价15.29亿元,核减造价1.87亿元,平均核减率12.23%。

  全力以赴保障重点支出。一是兜牢兜紧“三保”底线。严把“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强化“三保”动态监测,压实“三保”主体责任。加大财力下沉,截至10月累计下达镇街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6%。二是持续改善基本民生。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全链条监管。10月止累计下达直达资金3.4亿元,支出3.2亿元,执行进度较去年同期提高44.8个百分点,惠及我区群众11,362人次、企业6,760家。三是统筹推进重点建设。统筹各类资金,10月止累计安排土地房屋征收、正本清源、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城市维护等重点领域建设资金30亿元。

  (四)坚持严监管、促改革,稳步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完善政府保障清单管理,实现区直部门、镇街政府保障清单全覆盖。完善预算项目库建设,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突出预算绩效目标系统化管理,构建覆盖三本预算、所有部门的分行业分领域核心指标体系。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对新增资金需求500万元以上的产业、民生政策和项目实施事前绩效评估。探索实施跨年度全生命周期综合绩效评价,先后组织开展财政运行综合评价、产业扶持政策支出绩效评价。三是持续优化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修订完善土地房屋征收项目资金结算相关办法。梳理财政预(结)算审核受理清单,优化项目预(结)算审核及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流程。推进历史遗留项目竣工结(决)算管理,截至目前已推动完成697个历史遗留项目结算工作。四是探索财政投融资机制改革。针对不同项目的融资需求,分类设计PPP等模式,探索可持续投融资良性循环机制。

  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一是推进行政事业性存量资产盘活。截至10月,累计盘活存量房产46.5万平方米,盘活体量位列全市六区第一,其中滨海花园、广科花园、华雅花园三个成片安置房项目共计2,512套涉及面积28.96万平方米住宅盘活作为人才租赁房。建立已划拨未结算土地成本结算工作督办机制,推进土地成本应收尽收。二是完善区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分级分类推进国有企业董事会配齐建强。初步建成区属国有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出台国企采购工作指导意见。分类推进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盘活。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筑牢政府债务风险防线。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债务常态化风险评估预警。强化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严守金融风险底线。联合多部门健全防范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监测排查,累计走访企业3,600余家。新增创建9个宣传教育示范点,在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开展多形式活动宣传。

  持续强化财政监管机制。一是积极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扎实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严格落实“1+X”专项督查,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资金,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国有资产管理、镇街财政收支管理、第三方中介机构结算审核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等监督检查。二是强化财会队伍建设。开展辖区财会队伍现状专题调研。将部门财会队伍建设情况纳入财政对部门的预算管理综合考评体系。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定期培训、专题培训和重点培训。三是协同推进智慧财政建设。完善智慧财政系统各模块功能,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报表体系,推进财政数据智能化运用。四是主动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加大预决算公开晾晒。建立健全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整改长效机制,强化检查结果应用。

  三、2022年预算调整情况

  综合考虑1-10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全年财政经济运行态势,建议对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作适当的调整。

  (一)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情况

  1.全区

  全区财政总收入调减23.05亿元。

  区级财政收入调减5.08亿元,加上市对区体制补助调增0.89亿元(主要是增加市对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下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增16.3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调增1亿元,上年结转调增2.76亿元,加上减少上缴上级支出0.97亿元,扣减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调增0.09亿元,合计区级财力调增16.82亿元。财政支出相应调增16.82亿元。

  预算调整后,全区财政总收入预算136.56亿元,同口径下降2.11%,自然口径下降8.22%。区级财政收入预算45.95亿元,同口径增长0.5%,自然口径下降3.32%。区级财政支出预算101.65亿元。

  2.区本级

  区本级财政收入调减3.9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调减12.49亿元,非税收入调增8.58亿元),加上市对区体制补助调增0.89亿元,镇级对区体制上缴调增1.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增13.5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调增1亿元,上年结转调增2.58亿元,加上减少上缴上级支出0.97亿元,加上减少补助镇级0.06亿元,扣减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调增0.09亿元,合计区本级财力调增16.87亿元。财政支出相应调增16.87亿元。

  预算调整后,区本级财政收入预算42.0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2.09亿元,非税收入19.98亿元),区本级财政支出预算95.8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1.全区

  根据今年我区土地招拍挂进度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减2.5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调增9亿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调减6.45亿元,上年结转调增1.23亿元,扣减上缴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36亿元,加上减少土地基金收入等上解上级支出0.07亿元,合计财力调减1.01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调减1.01亿元。

  预算调整后,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9.5亿元,根据财力,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27.14亿元。

  2.区本级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减2.5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调增9亿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调减6.45亿元,上年结转调增1.07亿元,扣减上缴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36亿元,加上镇级上解结转结余0.01亿元,加上减少土地基金收入等上解上级支出0.07亿元,合计财力调减1.16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调减1.16亿元。

  预算调整后,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9.5亿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26.99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情况

  根据年度收入完成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调减  2,0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调增28万元,合计当年财力调减1,97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调减1,972万元。

  预算调整后,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1,000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1,028万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均为区本级。

  四、下阶段财政工作安排

  为确保调整后财政收支预算顺利完成,下阶段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人大有关决议要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奋力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一是压实目标责任。紧盯预算目标,抓住进度节点,强化区镇(街)联动、财税协同的组织收入联动机制。完善税源监控联动机制,落实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健全靠前服务机制。抓实抓细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快享政策红利。落实重点税源走访服务常态机制,推进扶持政策落地见效。三是构建税源梯度培育体系。提升存量财源,推动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新总部、新业务落户我区。深挖潜在财源,依托镇(街)全面摸排辖区工商注册地、实际经营地与税务征管地分离的企业、跨区搬迁企业、跨区经营企业、跨区房地产项目销售等重点税源情况,建立财税联动机制,防止税源外溢。储备后续财源,持续整合优化政策工具箱,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二)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力促财政保障更加精准

  一是以更严的标准过好紧日子。把坚持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严格落实过紧日子十项措施。大力压减行政成本,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严格执行工资津补贴和其他各项福利管理。从严从紧控制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务购买服务支出。强化民生支出管理,合理控制民生政策提标扩围。二是以更实的举措统筹财政资源。加大当年财力、历年存量和上级资金统筹力度,强化财政拨款资金与非财政拨款资金统筹管理。做好专项债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加速推进国有资产有效盘活,提升政府资产使用效益。三是加快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推进社会事业、公共事业相关领域投资体制、价格机制和补助机制改革。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开创财政改革新局面,力推财政发展更可持续

  一是深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分类调整、优化政府保障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保障边界。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夯实预算编制基础。健全项目预算排序和分年安排机制,推动跨年度预算平衡。二是推动建成“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全过程绩效管理,实现事前有评估、开展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压实绩效评价结果实质运用,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整改机制、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和调整预算安排挂钩机制。三是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策划生成停车场、教育医疗等PPP项目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

  (四)严守财政风险防线,力保财政运行高效安全

  一是兜牢兜紧“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加大财力下沉,严格落实预算审查、动态监控、库款保障等全链条保障机制。二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债务常态化风险评估预警监控,滚动编制未来三年偿债计划。规范专项债自平衡管理,健全资产形成、资产运营等投后管理机制。三是加快智慧财政系统建设。完善资金从项目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管理。强化财政经济数据智能化运用,提升财政监管水平。四是严肃执行财经工作纪律。认真贯彻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有关要求,严格落实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预算决议和决算决议。抓紧抓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进。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财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确保圆满完成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