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集美 > 区情概况 > 民族宗教
宗教
时间:2023-09-04 16:18 阅读人数:

  宗教管理

  机构设置   明代,境内宗教活动由同安县道会司管理。后道会司取消,宗教事务由同安县署管理。民国16年(1927年)始,宗教事务先后由同安县政府民政科、社会科管理。1953年后,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管理。1957年郊区成立后,由郊区办事处办公室管理。1983年4月,郊区区委设立统战部,划入统战部管理。2004年,集美区政府设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与区委统战部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管理全区宗教事务。

  宗教事务   解放初,执行“信仰自由”和“争取、团结、教育”的宗教方针,保障广大教徒的合法权益。土地改革中,政府划拨耕地,供寺僧自耕自食。基督教和天主教分别建立“三自”(自主、自传、自养)爱国会,清除宗教队伍中的不法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教堂毁废,僧伽遣散,宗教活动停止。1980年代初,恢复和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修复宗教场所,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宗教人士平反,落实宗教房产2处。1991年,市政府公布灌口凤山祖庙为对外开放的民间活动场所。进入21世纪后,贯彻《宗教事务管理办法》和《宗教事务条例》,建立宗教工作网络和宗教工作长效机制,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同时,开展宗教方面的海外联谊工作,至2007年,共接待来自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的宗教人士10万余人次。2007年,全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0处。

  天主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位于杏林高浦村的天主堂建成,系中西混合式单钟楼教堂,又名为路德圣母堂,属西班牙多明我会,教徒人数不详。民国时期,灌口亦曾建有天主堂,具体情况无考。1950年代,高浦天主堂划属厦门天主堂。该堂无常驻神甫,由修女陈恒洁主持,每星期日集体祈祷念经,神甫不定期到堂举行弥撒。“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侵占,宗教活动停止。1990年12月,教堂归还教会。1992年,在市天主教爱国会支持下,教徒集资修建新教堂,当年秋竣工,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教友每周日集中做主日、念经、祈祷,每两周周日晚,由鼓浪屿神父、修女来教堂做弥撒,每年2月11日举行庆祝路德圣母瞻礼弥撒,5月1日到漳州领东教堂参加庆祝圣若瑟主保弥撒。同时参加扶贫救困、支援灾区等社会活动。2007年,高浦天主堂有教徒近百名。

  基督教

  19世纪末,基督教由厦门岛内传入。清咸丰四年(1854年),厦门的英伦敦差会(西方各国基督教新敦差派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委派林桢会、庄善语、许锡嘏到灌口宣传建教。初始被视为异教,仅有数人入教。后许嘉会等再次来灌口传道,信教人数略增。光绪三年(1877年),许嘉会经厦门英伦敦差会批准按立为牧师。民国8年(1919年)至16年,黄淑宾任传道时灌口建立基督教堂,分设鹤浦(今高浦)、角尾、壶屿等讲道点。此后,高浦、英埭头、后溪、集美等地均建立基督教活动场所,信徒人数不详。1950年后,境内基督教徒参加“三自革新”(自治、自养、自传)运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毁或占作他用,财产被侵占,神职人员遭批判、关押,基督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落实宗教政策,基督教徒活动逐渐恢复正常。1990年代,灌口、高浦、集美先后新建教堂。1995年,境内有牧师6人,长执38人,教徒975人。至2007年,全区有基督教堂5所,活动点2处,牧师、传道、长执、义工等神职人员和教徒、慕道友1000余人。集美教会多为中华基督教会,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以圣诞节最为隆重。常规活动有每周星期日的崇拜会,每月一次的“守圣餐”,另有查经会、祈祷会、唱圣诗等活动。杏北活动点为真耶稣教派,信徒于周五晚上和周六下午聚会,每季度举行一次“守圣餐”。此外,教会和教友尚参加“市基督教两会”组织的救灾捐献等社会活动。

  后溪教堂   建于民国15年(1926年),落成后成立堂会,名“碧溪堂会”。礼拜堂位于后溪镇街路,坐南朝北,由教堂、牧师楼、护厝、围墙组成(详见第三十章《文物》第二节《寺观、教堂》)。后溪教会早期属同安洪(洪塘头)山(兑山)堂会支会,后归厦门教区。1995年,依法登记为教徒活动场所,牧师庄书榜,有教徒120人。2007年,教堂有神职人员1人,教徒和慕道友约200人。

  灌口教堂   建于民国8年(1919年)至民国16年,系由当铺改建而成,前楼为牧师楼,后为礼拜堂,总面积221平方米。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飞机炸毁其半,未塌之半维修后,供教徒礼拜日聚会。1969年,教会房产被征用,牧师楼、钟楼被拆毁,部分地基被居民占用,部分成为公路,钟、风琴、家具等收归公社管理。1980年,灌口教徒恢复礼拜活动,在教徒家中轮流举行。1989年2月,区、镇政府征地1.4亩,得义工郑祝英海外兄弟姐妹捐助新加坡币2万余元,兴建新教堂。1990年8月,新教堂竣工,建筑面积385平方米,总投资18万元。1993年1月,郑正恩等海外华人华侨和众教徒捐款,集资17万元,新建牧师楼等配套设施。1993年7月,毕业于福建神学院的传道士林黎忠任灌口教堂传道。2007年,教堂有神职人员1人,教徒和慕道友约120人。

  高浦教堂   20世纪初,灌口教会在杏林鹤浦设讲道点,信徒数人。民国17年(1928年),本地和海外信徒自发捐款在高浦村兴建教堂,成立堂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停止活动,教堂被占用。1980年代,教堂恢复活动,信徒逐渐增多,1995年统计有信徒430人。1998年新建教堂(详见第三十章《文物》第二节《寺观、教堂》)。堂会由长执会管理,下设14个事工小组。2007年,高浦堂会有神职人员2人,其中牧师1人,教徒近千人。教堂负责人柯淑女牧师。

  英埭头教堂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为同安中华基督教会洪山堂会支会,有住会楼、牧师楼、修女楼、附设小学及果园菜地等,占地2000余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房产被毁,1996年重建,2007年主体工程竣工,建有礼拜堂、牧师楼等,有神职人员1人,教徒及慕道友150人,传道朱琳。

  集美教堂   民国6年(1917年),由厦门美国日正教长老宗传入,曾建有教堂。抗日战争时,教堂被日军炸毁。李厚(陈永和母亲)和许春草各捐白银200元,在许厝尾购房做会所。1976年,有信徒10余人。1993年10月,陈永和捐资142万元建成新教堂,坐落于浔江路179号。2007年,集美教会设牧师1人,长老2人,执事会成员14名,教徒500人左右,慕道友100余人,牧师林亮光。   

  佛教

  境内佛教传入始于五代后唐,兴于宋、明。后唐时,中原士族因避战乱而南迁闽南,中原信佛习俗随之传入。据《厦门佛教志》记载,后溪珩山圣果院,初名泗洲堂,建于唐代,乃境内第一座佛教寺院。唐末五代,受闽王政权崇佛之影响,境内佛教有所发展。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僧人清豁和邑人徐诚在苎溪桥东侧建泗洲院,后改名观音院。一些移民宗族和乡绅亦在族居地谋建或赞助寺院,王姓宗族曾拨田租120石,后增拨田30亩作圣果院香火费。明代,佛教一度复兴,原有寺院、山岩大都重修,且新建有西竺寺、白虎岩、南风院等,境内有寺院11处。晚清和民国时期,外国宗教传入集美,吸引部分信徒,改寺庙为学堂之风渐兴,加上连年战火,寺院年久失修,境内佛教渐趋衰落。苎溪灵鹫岩、兑山金鞍山寺、东辉山口庙等先后废弃。境内佛教信徒除出家的比丘(俗称和尚)、比丘尼(俗称尼姑)和在家修行的男女居士外,尚有闽南独特的在寺院带发修行的出家女,通称“菜姑”。境内信佛者多而出家者少,住僧大多来自惠安、南安等地。本地较有名望的僧人有宋代的孙应祖师(孙厝人),清代的释佛化(灌口人,俗姓林),居士有集美社陈敬贤、后溪兑山李博用等。民国时,境内佛寺从属于漳泉永龙汀佛教分会。民国24年(1935年)属同安县佛教会。解放后,僧尼和菜姑大都还俗,信徒亦日渐减少。1952年,境内信徒从属同安县佛教协会,1957年属厦门市佛教协会。“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被拆除或改作他用。1980年代,重新落实宗教政策,归还被占用寺院,允许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部分还俗僧尼和菜姑回寺院修行。1990年代,随着旅台乡亲回乡祭拜者日多,信徒日众,寺庙得以重修。1991年,高浦西竺寺重新修建并开光,成为集美第一所对外开放的寺院。2007年,有圣果院、西竺寺、白虎岩、寿石岩、智门院、大明寺、苎溪观音寺、金鞍山寺等8所,住寺僧人6人,尼姑4人,菜姑3人,信众6000余人,信徒多为中老年妇女。

  圣果院   位于后溪镇后垵村田厝社东北侧,始建于唐。宋代几次兴废,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重建。今无僧人主持,由管委会管理。(详见第三十章《文物》第二节《寺观、教堂》)

  白虎岩 位于厦门市第二农场后山石洞中,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供奉地藏菩萨。今由当地村民组织管理,无僧人主持(详见第三十章《文物》第二节《寺观、教堂》)。

  寿石岩   又称龙泉寺,俗称岩内宫,位于后溪镇岩内村圣泉山,供奉三宝佛祖,香火兴旺,现为区级管理民间信仰点(详见第三十章《文物》第二节《寺观、教堂》)。

  西竺寺   位于杏林高浦,相传初建于明末清初,具体时间无考。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和民国2年(1913年)两度重修,主祀观世音菩萨,信徒众多,香火旺盛。“文化大革命”时寺宇被拆,僧众四散。1990年3月,居士施心丽、陈玉全、杨素月等倡议重建,在台胞陈永生、南普陀寺僧人释宏辉及本地高氏宗贤的捐助下,当年建成后堂。翌年,再度拆卸重建,改为二进二楼宫宇,历时9年,于1999年10月竣工,并举行开光仪式。该寺建筑布局奇特,气派非凡,后堂供奉观音,天井上下两侧分别为文殊、普贤、地藏和伽蓝殿,二楼正殿为大雄宝殿,供奉如来。正门端坐弥勒大佛。该寺为集美区唯一经过登记,正式对外开放的佛教场所。现有僧人6人,主持释开湧。

  定琳院   在坂头林场土名石兜处,唐司勋员外郎石琚未仕时隐居地,其子在北宋年间改为祇园,称定琳院,内奉观音菩萨、清水祖师和保生大帝。此后时废时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乾隆五十九年毁于风雨。嘉庆四年(1799年),里人吴廷恩、吴廷信等捐资重修,近代复废,仅存残碑。

  智门院   位于侨英街道东安村,初名南峰院,始建年代不详,历代皆有兴废,1995年重建。中殿奉保生大帝,后殿祀观音大士。(详见第三十章《文物》第二节《寺观、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