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禁忌
日常禁忌 小辈忌直呼长辈名字,更不可叫长辈乳名;年节喜庆之日忌穿全黑或全白的衣裳;忌反穿衣服和穿晒干未叠的衣服;忌天黑杀鸡(会被认为是偷的);忌药渣留在屋内,得倒在路头(送病出门);问病不过午(午后阴气渐盛,有碍病人);客在不扫地,不赶禽畜(会被误为逐客);客人未离席,主人不能收拾碗筷盘碟(有失礼节);忌梦中掉牙(主折寿)、梦拾金银(主破财);忌出行遇出殡(办事不利)、行路踩上药渣(晦气);忌从晾晒的裤下(尤其是女裤)通过(晦气);忌鸟屎落头(大晦气);忌让他人知晓生辰八字及建房砌灶时辰(防人“做扣”);做寿忌称“九”,逢“九”必称“十”(否则阳极必衰);忌女人在旁看打牌(否则必输);赞婴儿忌说“肥”、“重”(否则折福损寿);婴儿忌入宫庙(因魂魄不全,怕见鬼神);婴儿面前忌说“猴”字(否则易患“猴损”,发育不良);忌抱婴儿参加丧事;剃头师父忌说“刮”,须用“修”代之;司机或牛马车夫忌在车上谈车祸;渔民或乘船者,忌讲“翻”、“沉”、“破”、“漏”之类话语。
饮食禁忌 忌将筷子插在碗中(因与丧俗“拜脚尾饭”插筷于饭碗同);忌用筷子敲碗(只有乞丐才用筷子敲碗挨家乞讨);忌用筷子指人(不礼貌);忌用长短筷(一长一短,意味主客中会有一人短命早逝);忌托碗底,忌汤水碗外向倾倒,忌舐筷,忌推拉筷,忌先动筷,忌六九碗;吃饭时忌讲“拉屎”、“撒尿”、“上厕所”等不洁字眼;饭后忌说“吃完”,要说吃饱;喜庆忌用白筷,除象牙、银筷外。宴客出菜忌单数,忌出四六盘(分别与轿夫和死囚辞世饭盘数相同);婚宴不上面条,丧宴不上甜汤,不饮酒;儿童忌食鸡爪(写字会抖),忌食鱼卵(长大不会数数);斟茶七分,斟酒八分。
建房禁忌 宫前、祖厝后忌建房(否则居家不利);住宅大门忌冲对他人房屋脊尖,忌对巷口(可筑墙遮挡,否则家口有损),忌大门冲道(须立“石敢当”以挡煞去祸);建房、砌灶忌与泥瓦师父口角呕气(否则师父暗中“做扣”,使新房漏雨、风天有异响、炊煮难熟且费柴草);建屋忌坐西、向北(民谚“坐西无人知,向北要空壳”);建筑动土忌日、时破年、破月,冲害太岁(大不吉);漆匠忌说“油漆干了”,应说“离手了”。
行旅
清代及民国期间,民众出门均步行,官绅则坐轿,出远门乘小轮船。1920年代后,到同安和灌口等地可乘汽车。解放后,客车增多。1970年代,自行车普及。1980年代末,摩托车代步渐多,机关单位配置轿车,国有、集体、个体各式客车投入长短途营运,城区有脚踏三轮客车。1990年代,境内城乡开通公交车。进入21世纪后,轿车开始进入居民家庭,私家车出行渐成风气。早期,旅外“过番”者需带家乡的水和土,有饮水思源之意,可防异地水土不服。境内有“洗尘”、“祖饯” 之俗。设宴接待家人回归曰洗尘,即接风,亦称“脱草鞋”,有洗去风霜尘土,庆贺顺利归来之意;为家人送行曰祖饯,俗称“送顺风”,祝行者一路平安。
居住
宅基 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为宅基选择的基本标准。雄山起伏,蜿蜒而至,呼为“来龙”,至村基之背,形成靠山,以挡北风,名为“玄武”;左右护卫,东山略高,称“青龙”;西山略低,号“白虎”;前有朝山,是为“朱雀”。村基大而开阔,阳光充足。村前临河,河水以带状为佳,谓“金水环抱”。乡间建房,多选南向,背阴面阳,冬暖夏凉。城市屋居紧凑,受地基制约,门向因地制宜。
房屋建筑 旧时,民居有“十间张”、“六间张”、“大九架”、“六路”、“棋盘厝”等式。“两落六间张”最为普遍,前落两房一厅,中为两厢房(俗称东厅)夹天井,后落为两大房一祖厅,厅后隔有放祖先神主的“堂前后”。前有谷埕,旁有护厝。富家以天井隔开,尚可续建三落、四落。此外,更多为低矮平房,前、后房之间以小天井相隔,狭长而阴暗,称“竹篙厝”,深至三、四进。住宅一般为土木结构,汉式大厝夯土为墙,或土坯砌墙。大户则夯三合土墙,以长石片封外墙至窗沿。大门石框木门扇,房间木板、菅榛为隔,木窗木门。厅房铺方砖,厅沿长石曰“砛”,天井以砖或石条铺地。以杉木为柱、为梁、为檩,称“架扇”。梁、柱契榫成“框架”,有防震功效。屋顶瓦片,歇山顶,燕尾脊,古朴稳重。1960—1970年代,盛行条石砌墙,石板盖顶,水泥浆填隙。旧式大厝逐渐消失,代之以“九架仔”(四房阔厅)、“七架仔”(两房一厅),适宜小家庭居住。农村大家庭仍有盖六路大九架(十二间张)大厝者。1990年代后,集镇沿街新建高层楼房均为直耸式框架综合楼、商住楼,废除传统的“五脚支”,底层设铺面,楼上为写字间或套房。
服饰
服装 清代,集美人着装偏长。官绅男穿长袍马褂,女穿高领右衽宽袖长上衣,下配长裤裙。衣料官绅多穿绸缎,庶民则为棉苎布、葛布。民国时尚短服,民众多穿布纽对襟(女右襟)汉装,前开四个无盖口袋(女不开口袋),下配宽筒宽腰长裤。士绅仍着长袍马褂,政府吏员及公教人员则穿中山装或长袍。平民服装衣料为家织土布,富者则多用机织布、洋布、哔叽、呢绒乃至绸缎。五四运动后,男青年着西装者渐多,知识妇女多穿秃襟、窄袖上衣,下配短裙、长统丝袜,官绅贵妇则爱穿旗袍,外出手持宫扇或洋伞。抗战时期,民众多穿用旧棉胎抽纱纺织而成的“棉纱布”。解放后,男穿中山装,女着列宁装,农村妇女则穿花布大襟或对襟衣。1960年代,普遍穿卡叽、斜纹布、灯芯绒等机织布。1970年代起,化纤、混纺布逐渐取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毛织品渐多,哔叽、呢绒多制礼服。“文化大革命”期间,绿军装曾在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1980年代以来,西装、猎装、滑雪衫、皮茄克、茄克衫、体恤衫、牛仔服、西装裙、连衣裙、喇叭裙、超短裙等,样式繁多,穿着讲究品牌,追求个性化。
鞋帽 旧时,多为浅圆口布鞋,女子缠足,喜穿绸布绣花弓鞋。士绅商人多戴圆顶瓜皮帽、贡缎帽,庶民则以布缠头或戴无沿碗帽。民国时期,中上层人士以穿皮鞋为雅,农工大众外出劳作穿草鞋,在家穿木屐、布鞋、万里鞋;学生多穿万里鞋和球鞋。夏天庶民多戴竹叶笠,冬天则戴瓜皮帽或半圆舌帽,老人戴毡帽、绒布帽,婴儿戴虎头帽、毛绒帽,官绅则春夏戴凉笠,秋冬戴呢礼帽(俗称“招萍”)。解放后,城乡渐次流行球鞋、皮鞋,女子多穿圆口纽边布鞋,干部、学生流行八角帽、硬舌帽,“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军帽。1970年代,塑料鞋、凉鞋、塑底布鞋、塑料拖鞋盛行,木屐消失。1980年代后,流行春秋鞋、凉鞋、皮鞋、运动鞋、旅游鞋、高跟鞋、旅游帽、遮阳帽、风雪帽等。袜子一般为布袜、线袜、尼龙袜、丝袜,女青年多喜肉色长统丝袜。
发式 明代,男子全蓄发,簪发为髻,置于头顶。清代,男子剃发留单辫。少女梳辫,妇人则挽发髻。民国初,政府下令剪辫,男子多光头,后渐留平头、圆顶头、瓦片头。女子留发髻单辫,扎红头绳。出嫁后梳髻于脑后,罩髻网,簪金属发钗。老妇扎黑额遮。逢节庆,青壮年妇女插鲜花,老妇插金属制的“金花”与“珠花”。解放后,妇女始行短发。当代妇女发式繁多,有烫发、披肩发等。男青年喜蓄短须,留披肩长发。青年人以染发为时髦,有棕、红诸色。
首饰 旧时,富者男戴金戒指,女戴金镯或玉镯,头插金钗,老妇绒褡则镶以珍珠。一般妇女发插银簪。婴儿戴狗头帽,或饰玛瑙,或缀银饰。周岁戴银质手箍、脚箍、颈箍和锁片。现今,金戒、钻戒、金镯、玉镯、手链、项链、耳环已习以为常。
饮食
主食 乡人主粮为大米,甘薯(地瓜)、小麦次之,芋头为辅。一日三餐,以稀为主。1954年后,粮食统购统销,机关、学校“两干一稀”,居民“两稀一干”。农村平日则三餐皆稀,以甘薯粥为主,或以大米杂以瓜、芋、菜煮成咸粥。1980年代后,粮食充足,多为两干一稀或二稀一干。
菜肴 城镇居民日常菜肴随家境而异,主要有肉食、海鲜、蔬菜等。农户菜肴则以自产为主,多以自制豆豉、腌菜佐餐,荤菜不常见。1980年代后,城乡居民鱼、肉、蛋消费量剧增。城镇居民喜食瘦肉、海鲜、豆制品与新鲜蔬菜。农村家庭鱼肉亦天天上桌,仅山区农家自制豆豉、腌菜,以素为主。
点心 旧俗,常以鸡蛋(煎蛋、炸荷包蛋)面线待客,或加肉丝、香菇、蚝干、虾米等作料。贵客则煮甜蛋汤(鸡蛋4个),或以葱花、猪肉、香菇、蚝干、虾米、蛋等作料炒米粉相待,俗称“大礼”。1980年代后,除部分乡村尚以甜蛋汤待客外,均以各式糕点、饮料待客。市面亦有卤面、沙茶面、扁食汤、肉棕、包子、炸枣、发糕、豆腐花等点心供应。
饮料 旧时以泉水、井水、糖水、甘草茶、仙草茶、菊花凉茶解渴。1980年代后,饮茶之风盛行。1990年代后,各种可乐、果汁、矿泉水进入家庭,成为仅次于茶水的饮料。2000年后,从台湾传入的奶茶街市上随处可见。
茶俗 区人习惯喝茶,称茶叶为“茶芯”,称饮茶为“吃茶”。家里、店里、单位里均设有茶几、沙发,备有茶具。1980—1990年代,宾馆酒楼的早茶、午茶和晚茶已演变为风味小吃,闽粤港式皆有,并成为新型的交际方式和民俗活动。一泡茶,首冲不喝,作为洗杯之用,冲喝四五次,即将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主人斟好茶,以手示意,说声“请”,请客人认杯。因杯小茶满温度高,很少端杯敬茶。客人认茶时,以手示意,说声“多谢”,或以手指轻叩茶杯放置处作为答礼。春节期间,客人上门拜年,主人敬以甜茶。婚庆期间,亲友上门祝贺,新娘亦敬以甜茶。祭神灵、祀祖先,必献茶叶或敬上清茶三杯。中老年人多有喝茶成瘾者,早晨只喝茶不吃早餐,或先喝茶再吃早餐。
酒俗 喜庆宴会,区人有饮酒的习俗,无酒不成宴。春节期间,旧俗有请吃春酒迎春之俗。另有“订婚酒”、洞房“交杯酒”、产妇“老酒”、生男育女“满月酒”、送行的“顺风酒”、迎归的“洗尘酒”、灵前墓地的“祭奠酒”等。宴会上,第一杯敬酒,第二杯常言“好事成双”,第三杯则所谓“无三不成礼”。在祭天地、敬鬼神时,用拇指和中指在酒杯中沾酒,向天连弹三下,或向上、向前、向后各弹一次,以三成礼。
食俗 餐俗为一日三餐,中午吃干饭,早晚吃粥。粥、饭有淡、咸、甜之分。淡粥有白粥、番薯粥;咸粥有芋粥、蚝仔(牡蛎)粥、鮟鱼粥和鸭肉粥;甜粥有用绿豆和糯米掺糖炖的绿豆粥,以桂圆肉和糯米加糖炖成的龙眼干粥。咸饭有菜饭和油饭之别,芋饭、菜豆饭、高丽菜(甘蓝)饭、菜头(萝卜)饭、芥菜饭,以菜为主,俗称菜饭;油饭多为肉丁、香菇糯米饭,若掺以虾仁、蠔干、莲子等则称“八宝饭”;甜饭一般为甜糯米饭,俗称秫米糕,简称米糕。
年节食俗:春节吃年糕。年糕有甜粿和发糕两种,甜粿意在甜甜蜜蜜,发糕寓意步步高升。清明、三日节(三月初三)、除夕吃薄饼。年初九“天公生”,民间要蒸用面粉做的龟、桃、牵(钱串状)、鱼、圆,或糯米粉做的红寿龟。上元、半年、冬至吃汤圆,二月二吃蚝仔饭,立夏吃苋面,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栗子糕。重阳、霜降、立冬进补,用牛、羊、鸡、鸭加归、芪、芍、地“四物”炖食,佐以药酒。十二月十六吃“尾牙”。年夜饭要有火锅,以便围炉团圆,必须有鱼和血蚶(银蚶),象征年年有余,民间有“蚶壳留过年,来年赚大钱”的俗语。过年过节还有吃炸枣的,“炸枣”闽南话与“争早”谐音,寓意争在前,早得果。
素食习俗:善男信女每逢佛祖生日、忌日持斋吃素。在家信徒吃斋,俗称“吃花菜”。有每月一斋日,或初四,或初六,或初十日;有四斋日,即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还有六斋日、十斋日等;有三长斋月,正月、五月、九月上半个月为持斋日;有在六月吃“雷公斋”,俗称“六月素”;还有吃长斋的,多数为老年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