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集美 > 区情概况 > 历史名人
曾呈奎(1909-2005年)
时间:2016-09-14 11:45 阅读人数:

  曾呈奎,号泽农,灌口李林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6月18日,卒于2005年1月20日,享年97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名誉博士,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呈奎曾祖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南洋经商。两岁时,举家赴缅甸仰光投靠外祖父,后回国经商,定居厦门鼓浪屿。民国4年(1915年),呈奎就读鼓浪屿富民小学,民国11年升入寻源中学英语部。民国15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翌年3月被校方开除,后转入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于民国20年1月毕业。以成绩优秀,民国19年夏即被学校提前半年聘为助教,从事海洋植物研究。民国21年赴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进修,民国23年6月获理科硕士学位,任厦门大学植物系讲师。翌年7月任山东大学生物系讲师,民国26年7月晋升副教授。民国27年6月,任岭南大学植物学副教授兼植物标本室主任。其间,只身一人开始对中国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民国2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赴美攻读,于民国31年5月获理科博士学位。旋获该校拉克哈姆博士后奖学金,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斯科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化学,同时开展海藻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翌年,接受该研究所委托,进行被美国列为战略物资的琼胶原料的生产和加工方法的调查研究,并对褐藻胶和卡拉胶资源与加工进行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成为当时美国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研究的领军人物。民国35年(1946年),得知山东大学复校,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回国任山东大学植物系教授、系主任兼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青岛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政府列为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其相信共产党,坚决留下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1950年,与童第周、张玺共同创建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4年,该研究室改为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呈奎任第一副所长。1958年,国家开始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共调集600多名科技人员和50多艘船只参加,呈奎任调查领导小组的副组长。1959年,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扩建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呈奎仍任副所长。1960年,呈奎与赫崇本等7名科学家联名,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获国务院批准,由此中国海洋国土有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1978年,呈奎升任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是年,提出发展中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的道路,被称为科学地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蓝色革命”,对全世界的水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1979年,建议国家开展南极的考察研究工作,为国务院采纳,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由此展开。1980年1月8日,呈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改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1987年任中科院试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室实验室主任。1992年,呈奎提出“国家攀登计划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为国务院采纳,并聘其为首席科学家。 2005年1月20日,呈奎因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医治无效,于青岛逝世。

  呈奎从事海洋生物研究60余年,始终活跃在国际海洋科技前沿,对推动中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1970年代初,呈奎将基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藻类的进化研究,提出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海洋植物在登陆之前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光合作用,而光合生物的进化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引起科学界异常关注。1975年,时年66岁的呈奎率队对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1980年,率队二进西沙群岛,实地考察40天,获得更多的标本资料,初步认定原绿藻在中国热带海域的分布,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呈奎作了题为《光合生物的进化》的报告,报道了原绿藻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对光合生物进化理论作了正式系统地论述,大会组委会认为,这一发现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2002年,93岁高龄的呈奎自主创新意识仍然不减。当时因病住院手术,术后刀口尚未完全康复,即飞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亚太地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大会,并用英语作了45分钟的学术报告。其中关于利用栽培马尾藻、海带等大型海藻,以净化海水污染,改善鱼虾养殖水质的倡导,受到广泛好评。

  呈奎有一句诺言:“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中国原本不产海带,主要靠从日本等国进口。因海带为喜欢低温的孢子植物,中国海区夏天水温高,加上北方海区属少氮瘦水区,海带无法自然生存。当看到人们采集野生紫菜、萝带和礁膜等海藻充饥时,一种想法在呈奎头脑中油然而生:既然可以在陆地上种庄稼,为什么不能“耕海”产海藻?由此,呈奎将注意力集中于进行人工栽培海带的科学研究,细心观察海带在初夏的变化情况,先后培育出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后将苗下海养殖,为海带人工养殖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又提出陶罐渗漏施肥,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海带养殖南移成功。到1985年,中国年产海带干品25万吨,占全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

  紫菜是呈奎奉献给人们的又一道美味佳肴。1950年代,紫菜冬长夏亡,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全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养殖,产量甚微。呈奎与助手进行研究,得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的结论。证实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孢子正是养殖紫菜需用的壳孢子,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此成果在沿海推广,使得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中国年产紫菜干品1万多吨,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产国。

  呈奎在60余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在海藻资源调查和分类区系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首次发现并报道西沙群岛原绿藻,并编著《中国经济海藻志》(1962年)、《中国常见海藻》(1983年,英文版),后者获得198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海带栽培生物学研究方面,创造海带夏苗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并完成商品海带南移栽培实验,使海带在中国长江以南大面积海域栽培成功,并合作主编《海带养殖学》(1962年),该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紫菜研究方面,提出紫菜壳斑藻阶段大量培养方法,成功地进行中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栽培实验,《紫菜生活史的研究》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另提出马尾藻褐胶的提取方法,并成功地试验在工业上的应用方法;通过海藻比较光合作用研究,提出光合生物的进化途径;领导开展海藻的生物技术研究,特别是海藻基因工程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海藻基因工程试验室。

  呈奎是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1989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1991年11月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5年6月获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授予的“烟井新喜志奖(Shinkishi Hatai Medal)”,1996年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997年9月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2001年4月获美国藻类学会授予的“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