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集美 > 区情概况 > 历史名人
陈斌(1917-2006年)
时间:2016-09-14 11:41 阅读人数:

  陈斌,原名金钗,女,集美渡头角人。生于民国6年(1917年)5月,卒于2006年5月,享年90岁。

  陈斌体格健壮,集美学校良好的体育教学和完善的体育设施使之自小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球类、投掷、跳高、游泳无所不爱,尤以篮球、排球见长。其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同安县、厦门市、福建省运动会,并作为厦门女子篮球队队员远征汕头、广州、香港和东南亚诸国,均获大胜,受到陈嘉庚的接见。集美师范毕业后,即被选送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培养。在校期间,两次参加全国运动会。在民国25年第六届全运会上,所在的上海市女子篮球队夺得冠军。

  民国25年秋,陈斌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毕业。时值日本觊觎上海,局势紧张,遂返里家居。不久,被家人送赴新加坡谋职。在开往异邦的轮船上,满怀报国之情的陈斌寝食难安。船抵汕头,毅然撕碎护照,只身登岸,先后执教于金山和聿怀中学,与同在聿怀执教的温欢纳相识。“同为天涯沦落人”,两人心气相投,相见恨晚,结为姐妹,决意“独身”处世,以抗议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表达自强自立之决心。抗日战争爆发后,两人经香港、海口至越南河内,折回辗转于云南、贵州、湖南、广西、重庆等地,分别从事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和音乐教学。抗战胜利后,两人结束流亡生涯,转至江苏南京,执教于江宁师范(解放后改名南京师范)。1955年,陈斌调至华东航空学院,后随校迁往西安。1956年,调至新成立的南京体育学院任教,兼任院务委员会委员、工会主席、球类教研组副组长,直至“文化大革命”。其间,曾以34岁高龄随华东女排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篮、排球赛,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运动员,并帮助球队获得亚军。

  1974年,陈斌在南京体院退休后,应邀出任南京琅琊小学(省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校外辅导员兼排球义务教练。八年中,每次训练均提前到场,清理场地,架设球网;训练中,发球、接球、拦网等技术要领的讲解、示范,一丝不苟。训练之余,认真摸索儿童排球训练方法,撰写的论文获南京市首届体育学术讨论会二等奖。琅琊小学排球队参加南京市比赛,获得“三连冠”和两次亚军的优异成绩,1982年获全省冠军。其本人亦被授予“琅琊小学终身教练”称号。

  抗战胜利后,陈斌与温欢纳一直同住南京宁海路48号,坚守“独身”誓言,洁身自好,互慰互勉,相互照应,胜似同胞姐妹。退休时,陈斌胞弟陈余庆将自己的两个孩子送至两姐妹身边生活,组成一个 “四口之家”。1985年,温欢纳不幸第二次中风,下肢瘫痪,卧床不起,且丧失了语言能力。陈斌为之穿衣、喂饭、擦身、洗澡、按摩到接大小便,一应生活琐事悉心照料,坚持数年。温欢纳一侄子回国省亲,见状惊叹:“在美国照料一个中风老人,需四五个护士,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把一个瘫痪病人照顾得如此之好,难以想象!” 江苏省《爱国报》和《现代家庭报》曾对这个温馨的“家庭”作过详细报道,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