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集美 > 区情概况 > 历史名人
人物传
时间:2023-10-31 12:11 阅读人数:

  陈    斌

  陈斌,原名金钗,女,集美渡头角人。生于民国6年(1917年)5月,卒于2006年5月,享年90岁。

  陈斌体格健壮,集美学校良好的体育教学和完善的体育设施使之自小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球类、投掷、跳高、游泳无所不爱,尤以篮球、排球见长。其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同安县、厦门市、福建省运动会,并作为厦门女子篮球队队员远征汕头、广州、香港和东南亚诸国,均获大胜,受到陈嘉庚的接见。集美师范毕业后,即被选送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培养。在校期间,两次参加全国运动会。在民国25年第六届全运会上,所在的上海市女子篮球队夺得冠军。

  民国25年秋,陈斌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毕业。时值日本觊觎上海,局势紧张,遂返里家居。不久,被家人送赴新加坡谋职。在开往异邦的轮船上,满怀报国之情的陈斌寝食难安。船抵汕头,毅然撕碎护照,只身登岸,先后执教于金山和聿怀中学,与同在聿怀执教的温欢纳相识。“同为天涯沦落人”,两人心气相投,相见恨晚,结为姐妹,决意“独身”处世,以抗议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表达自强自立之决心。抗日战争爆发后,两人经香港、海口至越南河内,折回辗转于云南、贵州、湖南、广西、重庆等地,分别从事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和音乐教学。抗战胜利后,两人结束流亡生涯,转至江苏南京,执教于江宁师范(解放后改名南京师范)。1955年,陈斌调至华东航空学院,后随校迁往西安。1956年,调至新成立的南京体育学院任教,兼任院务委员会委员、工会主席、球类教研组副组长,直至“文化大革命”。其间,曾以34岁高龄随华东女排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篮、排球赛,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运动员,并帮助球队获得亚军。

  1974年,陈斌在南京体院退休后,应邀出任南京琅琊小学(省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校外辅导员兼排球义务教练。八年中,每次训练均提前到场,清理场地,架设球网;训练中,发球、接球、拦网等技术要领的讲解、示范,一丝不苟。训练之余,认真摸索儿童排球训练方法,撰写的论文获南京市首届体育学术讨论会二等奖。琅琊小学排球队参加南京市比赛,获得“三连冠”和两次亚军的优异成绩,1982年获全省冠军。其本人亦被授予“琅琊小学终身教练”称号。

  抗战胜利后,陈斌与温欢纳一直同住南京宁海路48号,坚守“独身”誓言,洁身自好,互慰互勉,相互照应,胜似同胞姐妹。退休时,陈斌胞弟陈余庆将自己的两个孩子送至两姐妹身边生活,组成一个 “四口之家”。1985年,温欢纳不幸第二次中风,下肢瘫痪,卧床不起,且丧失了语言能力。陈斌为之穿衣、喂饭、擦身、洗澡、按摩到接大小便,一应生活琐事悉心照料,坚持数年。温欢纳一侄子回国省亲,见状惊叹:“在美国照料一个中风老人,需四五个护士,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把一个瘫痪病人照顾得如此之好,难以想象!” 江苏省《爱国报》和《现代家庭报》曾对这个温馨的“家庭”作过详细报道,传为佳话。

  曾  呈  奎

  曾呈奎,号泽农,灌口李林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6月18日,卒于2005年1月20日,享年97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名誉博士,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呈奎曾祖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南洋经商。两岁时,举家赴缅甸仰光投靠外祖父,后回国经商,定居厦门鼓浪屿。民国4年(1915年),呈奎就读鼓浪屿富民小学,民国11年升入寻源中学英语部。民国15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翌年3月被校方开除,后转入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于民国20年1月毕业。以成绩优秀,民国19年夏即被学校提前半年聘为助教,从事海洋植物研究。民国21年赴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进修,民国23年6月获理科硕士学位,任厦门大学植物系讲师。翌年7月任山东大学生物系讲师,民国26年7月晋升副教授。民国27年6月,任岭南大学植物学副教授兼植物标本室主任。其间,只身一人开始对中国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民国2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赴美攻读,于民国31年5月获理科博士学位。旋获该校拉克哈姆博士后奖学金,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斯科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化学,同时开展海藻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翌年,接受该研究所委托,进行被美国列为战略物资的琼胶原料的生产和加工方法的调查研究,并对褐藻胶和卡拉胶资源与加工进行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成为当时美国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研究的领军人物。民国35年(1946年),得知山东大学复校,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回国任山东大学植物系教授、系主任兼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青岛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政府列为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其相信共产党,坚决留下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1950年,与童第周、张玺共同创建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4年,该研究室改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呈奎任第一副所长。1958年,国家开始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共调集600多名科技人员和50多艘船只参加,呈奎任调查领导小组的副组长。195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呈奎仍任副所长。1960年,呈奎与赫崇本等7名科学家联名,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获国务院批准,由此中国海洋国土有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1978年,呈奎升任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是年,提出发展中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的道路,被称为科学地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蓝色革命”,对全世界的水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1979年,建议国家开展南极的考察研究工作,为国务院采纳,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由此展开。1980年1月8日,呈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改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试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室实验室主任。1992年,呈奎提出“国家攀登计划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为国务院采纳,并聘其为首席科学家。 2005年1月20日,呈奎因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医治无效,于青岛逝世。

  呈奎从事海洋生物研究60余年,始终活跃在国际海洋科技前沿,对推动中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1970年代初,呈奎将基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藻类的进化研究,提出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海洋植物在登陆之前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光合作用,而光合生物的进化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引起科学界异常关注。1975年,时年66岁的呈奎率队对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1980年,率队二进西沙群岛,实地考察40天,获得更多的标本资料,初步认定原绿藻在中国热带海域的分布,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呈奎作了题为《光合生物的进化》的报告,报道了原绿藻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对光合生物进化理论作了正式系统地论述,大会组委会认为,这一发现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2002年,93岁高龄的呈奎自主创新意识仍然不减。当时因病住院手术,术后刀口尚未完全康复,即飞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亚太地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大会,并用英语作了45分钟的学术报告。其中关于利用栽培马尾藻、海带等大型海藻,以净化海水污染,改善鱼虾养殖水质的倡导,受到广泛好评。

  呈奎有一句诺言:“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中国原本不产海带,主要靠从日本等国进口。因海带为喜欢低温的孢子植物,中国海区夏天水温高,加上北方海区属少氮瘦水区,海带无法自然生存。当看到人们采集野生紫菜、萝带和礁膜等海藻充饥时,一种想法在呈奎头脑中油然而生:既然可以在陆地上种庄稼,为什么不能“耕海”产海藻?由此,呈奎将注意力集中于进行人工栽培海带的科学研究,细心观察海带在初夏的变化情况,先后培育出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后将苗下海养殖,为海带人工养殖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又提出陶罐渗漏施肥,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海带养殖南移成功。到1985年,中国年产海带干品25万吨,占全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

  紫菜是呈奎奉献给人们的又一道美味佳肴。1950年代,紫菜冬长夏亡,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全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养殖,产量甚微。呈奎与助手进行研究,得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的结论。证实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孢子正是养殖紫菜需用的壳孢子,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此成果在沿海推广,使得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中国年产紫菜干品1万多吨,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产国。

  呈奎在60余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在海藻资源调查和分类区系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首次发现并报道西沙群岛原绿藻,并编著《中国经济海藻志》(1962年)、《中国常见海藻》(1983年,英文版),后者获得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海带栽培生物学研究方面,创造海带夏苗培育法、陶罐施肥法,并完成商品海带南移栽培实验,使海带在中国长江以南大面积海域栽培成功,并合作主编《海带养殖学》(1962年),该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紫菜研究方面,提出紫菜壳斑藻阶段大量培养方法,成功地进行中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栽培实验,《紫菜生活史的研究》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另提出马尾藻褐胶的提取方法,并成功地试验在工业上的应用方法;通过海藻比较光合作用研究,提出光合生物的进化途径;领导开展海藻的生物技术研究,特别是海藻基因工程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海藻基因工程试验室。

  呈奎是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1989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1991年11月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5年6月获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太平洋科学大会授予的“烟井新喜志奖(Shinkishi Hatai Medal)”,1996年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997年9月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2001年4月获美国藻类学会授予的“杰出贡献奖”。

  李  友  九

  李友九,集美兑山人,后移居鼓浪屿。生于民国6年(1917年)11月23日,卒于2005年1月19日,享年88岁。

  友九幼时就读鼓浪屿养元小学和浔源中学,民国24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其间参加“一二九运动”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任民先队小队长。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弃学潜入山西,在太原国民师范接受游击战争训练后,先后任冀西游击队政治指导员、河北临城石城区区长、河北内丘县工委委员、冀西特委内丘工委书记、内丘县委书记、晋冀特委编审科长兼青委书记、太行三地委宣传科长、山西武乡县委书记、太行区党委调查室秘书、太行七地委副书记。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太行五地委副书记、安徽金寨县委书记、鄂豫区四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指导员、湖北黄冈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黄冈地委书记、中南局政策研究室秘书长、中南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农村工作部互助合作处处长、《红旗》杂志社常务编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代理桂林地委第一书记、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平凉地委书记、甘肃省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农牧渔业部顾问,1987年被聘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顾问,1995年离休。2005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后,“毛泽东旗帜”网站网讯称之为“忠贞不渝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者和理论家,坚定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老骥伏枥、奋进不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友九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的创办者之一,与胡绳、邓力群一起被任为常务编辑,其间参与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探索。1993年1月患脑血栓后,仍奋笔疾书,撰写论文、随笔、调查报告等,就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些重大问题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受到党内外的重视。并受邀参与了《毛泽东传(1949—1976)》的部分审核校阅和“毛泽东旗帜”网站的筹划创办工作,担任网站的资深顾问。编著有《李友九回忆录》。

  叶  中  央

  叶中央,杏林前场瑶山社人。生于民国26年(1937年)11月,卒于2003年7月,享年67岁。

  1955年,中央参加坂头水库建设施工,任民工中队队长。一次,山洪暴发,水库出现险情,中央与民工一起跳入滚滚急流,筑起人墙,排除了险情。1956年,中央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参军。1960年夏的一天,强台风袭击厦门。中央时任何厝边防哨所中士班长,在辖区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一株大树倾倒在民房上,屋里传出孩子的哭声。其不顾危险,冲进房屋,背扯救出三名孩童,瞬间房子轰然倒塌,孩子安然无恙。

  1963年4月25日凌晨,台湾当局派遣的小股特务袭扰厦门岛前埔村。中央闻讯后,立即组织民兵分三路搜索,自己带领林忠赞、林大川直扑敌特可能潜伏的地点。搜索中,特务暗中射击,林忠赞、林大川应声倒下。中央开枪击毙其中一人后,被五六名匪徒包围并挟持。其奋力挣脱,与之搏斗,击倒、击毙匪徒各一名,自己头部、手腕、大腿也多处受伤,鲜血淋漓。其余匪徒慑于中央的凛然气势,担心民兵增援,逃之夭夭,中央与两名受伤的民兵被闻声前来增援的民兵送医院治疗。事后,金门国民党部队通过广播悬赏捉拿叶中央,声称“活捉叶中央赏金五千两,打死赏金三千两”。同年5月,福州军区、公安部队在福州召开庆功授奖大会,为中央记一等功,授予少尉军衔,并向全省部队发出“向叶中央学习”的号召。此后,中央被选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赴京参加大会,受到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等军委领导的接见。6月,中央的事迹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故事片《东方万里孤胆英雄叶中央》在全国放映。10月1日,作为全军英模参加北京国庆观礼,与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6年8月,连队组织手榴弹投掷考核。一名战士因过度紧张,不慎将拉开弦的手榴弹滑落脚下,一时不知所措。中央当机立断,抓住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滚离现场,双手被炸成重伤,造成终身残疾。在20余年军旅生涯中,中央历任班长、副连长、副指导员、副营长、武装部军事科长等职,先后20余次参加抗洪、扑火等抢险行动,冲锋在前,出色完成任务。1982年因病退伍,2003年7月去世。

  陈  白  雪

  陈白雪,女,集美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9月9日,卒于2003年3月29日,享年89岁。

  白雪生性好动,自小爱好篮球和田径运动。就读集美幼师时,被选入集美学校女子篮球队和同安县女子篮球队。以白雪为主力的女子篮球队曾多次参加福建省运动会,每次均取得前四名的好成绩,威震八闽,名扬华东。民国21年,由幼师体育教师邵锦英推荐到上海两江体专深造。在校期间,以白雪等来自福建的八位姑娘为主力的两江女子篮球队,每年均稳坐上海女子篮球赛冠军宝座。民国22年,以白雪所在的两江女子篮球队和东亚体专队组成的中华女子篮球队,参加上海租界举行的万国体育运动会,连续战胜英、美、法、荷、日等列强在上海的洋妞队,从外国人手中夺过金杯、银盾,大长中国人的志气。民国22年和24年,在南京和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上,以白雪为主力的上海女子篮球队蝉联冠军。民国24年,白雪随两江女子篮球队跨出国门,访问菲律宾、望加锡、马六甲、巴达维亚、泗水、万隆、新加坡、海防等城市,共举行50余场比赛,所向披靡,保持不败纪录,并挫败时在菲律宾的美国山民里拉队和法国女子篮球队。白雪身高仅1.53米,每当她那娇小的身影活跃在球场上时,总能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被观众誉称为“篮球皇后”。

  民国25年,白雪从上海两江体专毕业,执教于山东威海卫女子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广西桂林报考学生军,被任命为女生副队长,后转至桂林中学任体育教师。翌年10月,日军飞机轰炸桂林,居民疏散。白雪辗转至重庆,任万县女中体育教员。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执教于江宁师范。后随丈夫返回桂林,任中学体育教师。

  解放后,白雪先后在山东青岛第二中学、湖北武汉第四女子中学从事体育教学,1958年调广西体委从事体育行政工作。其间,曾作为山东省女篮队员参加全国教工运动会;在1955年武汉市工人田径运动会上,仍夺得女子100米、80米低栏和跳远三项冠军。1971年,白雪退休后,应聘担任广西政协家属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委员、广西老年人体协副秘书长,热心于老年人体育工作,先后被评为南宁市先进体育工作者、离退休先进个人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王   鼎   昌

  王鼎昌,祖籍后溪崎沟村,生于民国25年(1936年)1月22日,卒于2002年,享年66岁。

  鼎昌出生于新加坡。祖父王文选,幼习举业,饱读诗书,因水灾典当祖居赴马来亚谋生,先在陈嘉庚恒美树胶公司任职,后自创大东橡胶公司。父亲王竞惠,生于新加坡,曾服务于市议会建筑部门,擅画与雕塑。鼎昌少时家境贫困,曾摆摊卖鱼,出售手工艺品,以补贴家用。二战结束后,就读于华侨中学。受父亲熏陶,7岁能以闽南话背诵《昔时贤文》、《大学之道》,擅炭笔画和水彩画。1955年毕业于华侨中学,后留学澳洲,1961年获阿德莱德大学建筑测绘学学士学位,1965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研修城市规划学,1967年获市政学硕士学位,回新加坡任职于国家发展部设计局,后调国家及城市计划局。

  1970年,鼎昌加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72年参加大选,当选金吉区国会议员。1975年,出任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翌年改任交通部长,1977年兼任文化部长。1979年1月当选人民行动党第二副主席,1981年升任党主席。同年,改任交通部长兼劳工部长。1983年,出任不管部部长及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领导职工总会从劳工运动组织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合作企业。1985年2月,任新加坡政务院第二副总理。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举行第一次大选,当选首任民选总统。

  鼎昌为人谦逊温和,华语、英语流利,熟悉闽南话和广东话,热心工会工作,曾任实里达山居民协会主席、惹兰加由公民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设计师协会主席、巴士有限公司执委主席、职工总会交通工友合作社信托委员会主席、人协发展委员会主席等职。

  1998114日,鼎昌携夫人林秀梅及子女回乡省亲谒祖。200228日病逝于新加坡。

   

  孙  炳  炎

   

  孙炳炎,孙厝人。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23日,卒于2002年4月30日,享年91岁。

  炳炎兄弟三人,排行第三。民国14年,父清廉携长子河洲南渡新加坡谋生。翌年,炳炎于乐安学校毕业后,亦随母及二兄炳良赴星投父,由学徒、伙计而升任联友公司和黄梨厂书记员。民国21年,兄弟三人创立森林公司,因同心协力,经营得法,讲究信誉,公司业务不断扩展。为时不久,两位兄长各自开办森业和森安公司,森林公司由炳炎独自经营。其稳扎稳打,经营范围逐渐扩展至水泥、五金等建材,十年间发展成为拥有20多名员工和数十万元资金的工商企业。

  民国31年2月,日军侵占新加坡。炳炎因参加抗日募捐活动而遭搜捕,藏匿于印度友人处,公司业务被迫停止。民国34年8月,新加坡光复。森林公司复业,以经营木材、水泥、钢材、大五金等建筑材料为主,进而涉足电锯业。1950年,森林公司改制为有限公司。1952年后,森林公司向多元化跨国公司发展,相继在吉隆坡、槟城、怡保、马六甲、峇株巴辖、香港设立分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建筑材料、金融、国际贸易、制造业、种植业、房产业。并与他人合作,创办拆船有限公司和大众钢铁有限公司,涉足制船和钢铁业。1963年,森林有限公司扩展为集团企业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至1987年,森林集团公司拥有子公司19家,总资产逾4.6亿元。1988年,炳炎功成身退,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一职由其四子聚得接任。

  民国26年,炳炎追随陈嘉庚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任南侨筹赈总会新加坡芽笼区分会主席。民国35年10月被选为福建会馆理事,后任副主席兼建设科主任,为会馆及其所属的南侨、道南、爱同、崇福、光华五校战后重建和发展竭尽心力。此后,连任同安会馆副主席和主席,筹建会馆大厦,举办“华人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扬”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华诗词研习班,出版“新马华研究丛书”,开展新马华人社会研究。1960—1968年,先后担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副会长、会长,发动坊商公会捐款,支持陈六使创办南洋大学;推动设立总商会基金,逐年拨出巨款,充作大专院校奖学金,捐助各慈善团体,支持推行华语运动;兼任“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募捐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奔走筹措,亲自督建,并邀李光耀总理主持落成典礼;率领新加坡贸易考察团访问日本、缅甸、泰国、菲律宾、柬埔寨及香港地区,开展对外贸易和友好合作;发动华人社团捐献国防基金123万元。届满时,获赠“领导有方”牌匾,继续担任名誉会长。怡和轩俱乐部是新加坡最负盛名的华人社团之一,由工商巨子和社会名流组成。炳炎1966年起担任该俱乐部主席,长达30余年。此外,尚曾担任新加坡中华游泳会会长、中华医院名誉院长,为新加坡和当地华人做出杰出贡献。1964年获新加坡元首尤索夫颁发的BBM公共服务星章,1986年再获新加坡总统黄金辉颁发的圣约翰勋章。

  炳炎身居异乡,不忘桑梓。民国34年(1945年),受陈嘉庚委托,完成同安县同民医院建设的筹款任务。民国36年,接手陈嘉庚承办孙厝乐安小学。解放后,多次参团或率团访华,签订多项贸易和投资协议,并促成首批水泥、钢筋、铁钉出口贸易,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封锁。1956年,作为星马工商考察团团员,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接见。1981年5月,率新加坡华商访闽团访问厦门等五市,签订多项合作协议。此后每年几进几出,往返于新加坡与厦门、北京、哈尔滨等城市之间,商洽贸易合作事宜。1985年,与厦门开元饭店合作经营新加坡酒店。长期以来,或捐赠款物,或筹集资金,长期支持陈嘉庚在家乡兴办文教公益事业。1991年,捐资厦门市教育系统135万元;1997年,捐资200万元建立孙炳炎教育基金;另捐助乐安中学、乐安小学、乐安幼儿园、华侨博物院、市中山医院、同安二中、马巷舫山中学、市区乡侨联及莲花水库等单位800余万元(含汽车5辆)。1994年5月,倡议并促成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召开。1997年5月,获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

  张  圣  才

  张圣才,板桥后垵社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七日(1903年5月14日),卒于2002年5月26日,享年100岁。

  圣才出生于基督教家庭,少时先后就读溪岸小学、鼓浪屿养元小学、寻源中学,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民国3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担任通讯员。在协大期间,参加五四运动和锄奸团,参与营救锄奸团团长林梅生出狱行动,与黄嘉惠等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数百人,组织讨贼军第二路军,攻打督军衙,迎接许崇智军进城。

  民国13年秋,圣才返厦。其时大哥张学习已承办培文印字馆,创办《思明日报》并任社长,圣才出任《思明日报》总编。翌年,与黄其华承办厦门双十乙种商校,并更名双十中学,任副校长。民国16—20年,先后担任厦门建筑总工会秘书长、中国婢女救拔团副理事长、厦门抗日救国会总负责人、闽南22县抗日团体联合会负责人,组织和领导与国民党当局的斗争和抗日活动。民国21年,在上海参加中国生产革命党。年底回厦,创办《厦门日报》。翌年11月,参加“闽变”(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闽变”失败后,负责退却人员的安排善后工作。民国25年底,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冠以“中共分子”之名逮捕入狱。翌年春,因查无实据,经朋友营救出狱。同年5月,避走上海,担任上海华联通讯社社长和中华国民拒毒会副总干事,参加“七君子”(指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爱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史良和沙千里)发起的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投身于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不久,被派往南洋筹建分会,途经厦门时再次被捕,经军统闽北站站长、友人张超营救出狱。旋复因与李济深来厦代表接头第三次被捕,被关进南京陆军监狱。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圣才于民国26年8月8日获释。应戴笠所邀,参加军统,担任军统厦鼓特别组组长,从事抗日情报工作。同时创办《抗日新闻》日报,进行抗日宣传。同年11月出任省政府参议员,12月被张超派往菲律宾做争取华侨工作。途经香港时会见中共华南局负责人连贯,参与组建福建救亡同志会。抵菲完成动员华侨支持抗日,成立福建救亡同志会菲律宾分会后,于翌年4月回到福州。5月10日,厦门沦陷,闽南军统瘫痪,圣才接任军统闽南站站长。为躲避时任福建绥靖公署主任亲日派陈仪的报复,8月转道香港、汉口至上海,组建军统第七组继续进行抗日情报工作。一次联络时不慎遭法租界巡捕房拘捕,经军统局营救获释。民国28年底被派往菲律宾搜集日、美情报。途中在香港逗留年余,与郭阴棠合办《为公》周刊,刊发陈仪罪状,会同福建救亡同志会,配合内地发动民众开展反陈活动,迫使陈仪下台。民国30年3月,抵达菲律宾,任军统潜伏组组长,搜集到大量日军情报。其中有日军将偷袭珍珠港和南下等重要情报,惜未引起美方重视,造成珍珠港被袭、马尼拉沦陷的严重后果。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圣才获国民政府授予的“抗日英雄”称号和“青天白日”勋章及奖金2万元,晋升少将军衔。9月,与陈乃昌等人在上海创办《真理与自由》刊物。翌年6月,圣才请求脱离军统获批。嗣后,相继创办厦门互惠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启南实业公司,出任福建农林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工矿银行董事。民国35年秋加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国36年当选厦门参议会议员,民国37年5月由“民联”转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10月前往香港,会见中共华南局书记潘汉年。回福建后,从事策反与营救工作。在厦组织厦门各界人权保障会,开办新绿书店。翌年1月,被聘为省银行董事,在厦创办《海疆日报》。2月被任命为省农村复兴委员会秘书长。8月离厦,前往闽中解放区。10月17日,随解放军返回厦门。

  解放后,圣才外派香港,从事对台工作。1953年,出任福建省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省政协委员。1955年5月,因受所谓潘汉年、杨帆“反革命案”株连被捕入狱。1958年8月出狱后,被流放将乐、建宁山区监视劳动。1968年4月于流放地再次被捕,囚禁于省看守所。1975年12月无罪释放,恢复省政协委员、民革省委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厦门双十中学董事会董事长、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等职务。1975年离休,2002年5月26日于厦门逝世。

  陈永和  陈永进

  陈永和,集美人,生于民国3年(1914年)5月,卒于2000年,享年87岁;陈永进,永和胞弟,生于民国5年,卒于2001年,享年86岁。兄弟俩年幼丧父,赖三叔文确接济就读集美中学。初中毕业后,先后南渡新加坡谋生。

  民国19年,永和随返里省亲的四叔文斗赴新加坡,在七叔文章的联和公司做搬运工。因勤奋苦干,深得叔辈器重。民国23年转入三叔文确、六叔六使共同创办的益和公司橡胶厂任职。民国26年,被派往马来亚、泰国等地创设分行。翌年,只身赴印度尼西亚巨港开设橡胶厂。时过五年,资金由3万盾增至500万盾。民国30年,日军占领印度尼西亚,橡胶厂被毁,举家避难汝赖。日本投降后,返回巨港重振旧业,另向殖民当局购新式橡胶厂一座,生产胶片,经营范围扩至椰城、占碑、楠榜、马辰等地。三年间,资本累至数千万盾。1966年,创立陈永和控股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因经营有方,资本不断增值,至其逝世时已超出原值数十倍,成为当地有名的华侨实业家。

  永进到新加坡后,先后担任新加坡福建会馆建设科主任、执委,新加坡同安会馆执委、监委、名誉主席,新加坡集美校友会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57年,成立陈永进控股公司、投资挂牌公司、亚洲保险有限公司、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并出任上述诸公司董事或董事主席。

  陈氏兄弟身居异乡,心系乡国。1956年,永和以新马工商贸易考察团副团长身份率团回国考察,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82年,委派宗侄携资100余万元到厦门、天津投资办厂。1979年,捐资40万港币为倡,募集50万元,增资香港集友银行,作为集美学校教育基金。1993年,捐赠港币142万元,重建集美礼拜堂;捐资60万元,成立集美李厚(母名)公益基金会和集美社陈氏共创基金会,受聘担任永远名誉会长,支援家乡兴办公益事业。2000年,其子嘉谋携港币100万元,增资共创基金会,并改名“陈永和基金”。其生前应聘担任集美区侨联第四届委员会名誉主席。永进1979年支持胞兄倡议,参与增资香港集友银行;2005年3月,其子女嘉禾、家粦秉其遗愿,捐资200万元,支持集美二小新建“永进楼”;2007年,陈嘉粦捐资100万元在集美二小设立素香奖教奖学基金。

  陈  振  群

  陈振群,集美二房角人。生于民国21年(1932年),卒于1997年,享年66岁。

  振群生于世医家庭,祖父陈乌简悬壶济世。父亲陈远志,好读书,擅书法,明医理,1950—1970年代先后在联合诊所、防保院和集美卫生院中医科工作。振群少时先后就读集美小学、集美初中、集美航海学校,1953年集美财经学校毕业后,分配安溪县商业部门工作,后来集美镇任民政干事。此后历任厦门市郊区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干部,曾任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华侨工作委员会主任、集美区政协常委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1992年退休后,受聘担任集美区地名委员会顾问、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顾问,当选集美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厦门市地名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友会常务理事、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厦门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振群酷爱写作和书画,长期从事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文稿撰写和宣传报道工作,终生以“爬格子”为乐。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奉派到前线何厝村采访,撰写《小八路过除夕》、《沸腾的深夜》等战事报道、通讯数篇,发表于《厦门日报》。其中报道小学生支前的通讯《英雄小八路》,后被改编成连环画和电影,影片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由共青团中央十届一中全会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英雄小八路”由此闻名全国。1990年开始,振群担任《集美文史资料》的组稿和编辑工作,专注于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考证和整理,撰写有关集美地理、建置、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人物等内容的文稿数十篇,主编有《集美文史资料》(4辑)、《集美社陈氏名人志》。遗稿由其子毅伟结集为《拓荒集》,于1998年6月出版发行。

  陈  村  牧

  陈村牧,字子欣,金门后浦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卒于1996年8月29日,享年90岁。

  民国14年(1925年),村牧毕业于集美中学,以优异成绩获学校“成美储金”补助,保送厦门大学深造。民国20年厦大毕业后回集美任教,民国23年春受聘任集美中学校长。次年年底,因人事关系辞职,被聘为马来亚麻坡中华中学校长。赴任途中,在新加坡为陈嘉庚劝留,应聘出任集美学校校董会董事长。

  七七事变不久,金门沦陷,厦门常遭日军飞机轰炸。集美中学与师范、商业、农林、水产航海各校内迁安溪,成立联合中学,村牧兼任校长。翌年,高中部迁南安诗山,商校、农校和航校迁大田,成立集美职业学校。其商借校舍,选聘教师,筹措经费和粮食,奔波于各校之间,备尝艰辛。民国30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占星马,侨汇被截于国民政府财政部。其奔走各地,请求政府拨款,呼吁各界支持,以解决办学经费。同时带头减薪,与全校师生开源节流,同舟共济,苦心孤诣,坚持数年,直至日本国宣布投降。抗战胜利后,学校回迁集美。此时之集美校舍,经日军破坏,已是残垣断壁。村牧遵照陈嘉庚的意旨,制定《集美学校复员计划》,分别轻重缓急,主持校舍修葺和重建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复课。

  解放战争期间,村牧不计安危,多次拒绝国民党当局来校搜捕,一批革命师生幸免蒙难。民国38年秋,厦门处于白色恐怖之中,诸多社会名流被挟持去台湾。陈厥祥电邀其赴港以避,村牧婉言以谢,组建集美学村自卫队,制止多起国民党散兵游勇盗窃财物、侮辱妇女事件。1949年9月23日,集美解放。11月11日,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出动飞机轰炸集美,29人罹难,校舍被毁,学校被迫再次搬迁。清理和修葺被炸校舍,处理罹难师生善后,选择临时校舍,安排设备搬运,诸多繁杂事务,村牧无不躬亲督阵。1930—1940年代,村牧尚被新加坡侨商李光前和槟城侨商刘玉水聘为董事长,筹建并主持南安国光小学、中学和惠安荷山中学。其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深得全校师生爱戴,陈嘉庚赞其:“先生名誉著满闽南,立志以教育为后生造福。”

  村牧在一心办学的同时,十分关注学校驻地民生。民国27年5月,集美遭日军炮击,村民四处逃难。其召集集美族长、保长会议,商讨难民生产自救事宜,呈请同安县难民救济分会拨款救济集美孤贫鳏寡,划定西井、东边、湖里一带为难民救济所,收容难民1000余人。翌年5月,呈请省救济委员会获准,改同安县华祥农场为难民垦殖场,组织难民49户200余人进场垦殖土地2000余亩。又提供农林学校农场做集美村民垦殖场,安置村民16户领耕,并商请陈文确同意,以其在校存款发放半年生活费用,为之解决种子、耕牛、农具之需。垦民收获后,与学校对半分成,租税由学校缴纳,直至抗战结束,农校回迁。民国35年,侨商陈文确、陈六使兄弟汇回国币1000余万元,委托村牧用于救济贫苦、扶助生产和学村建设。村牧召集集美各角和学校代表会议,成立集美学村建设委员会。经调查摸底,发放贷款和赈济161户804万元,采购粮食用于平粜200万元,其余用于村落和道路整修、卫生防疫等。“双十一事件”后,陈文确再次拨出1500美元,交村牧用于灾民救济。村牧如法实施,井井有条。

  集美解放后,村牧继续主持校务。19561月,集美学校校董会撤销,改设集美学校委员会,村牧被聘为校委会委员兼集美侨校副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村牧被安排到集美中学图书馆管理书库。“文革”结束后,先后担任省政协47届常委、市农工民主党名誉主任委员、福建省与厦门市金门同胞联合会名誉会长,集美校友总会、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集美学校委员会顾问等职。耄耋之年,仍积极参与陈嘉庚思想的研究、事迹整理与宣传工作。发起成立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创办《陈嘉庚研究》会刊,筹建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陈敬贤资料陈列室,指导鳌园、归来堂、陈嘉庚故居等文物古迹的修复,先后发表《陈嘉庚伟大光辉的一生》、《兴学育才,老而弥坚——陈嘉庚战后办学指示》、《学习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新加坡访问记》等文章,不愧为陈嘉庚精神不遗余力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李  典  谟

   

  李典谟,字思恭,后溪兑山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八月十二日,卒于1993年,享年84岁。

  典谟童年入读陇西小学,13岁南渡马来亚槟城随父生活,日就读于中华中学,夜于私塾补习四书、五经,历时4年。17岁佐父经营捷丰荣蜡烛店,学习制烛工艺。越年,与乃兄俊杰合营捷丰栈,经销煤炭。时典谟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周游马来亚各州,见首府新加坡乃欧亚水陆交通要冲,极具发展前景,遂留此别图拓展。橡胶业巨子李光前慕其才干,任以南益橡胶公司车间管理之职,后擢升总行批房文牍员,任职10年。斯时,其父年高体弱,生意乏人主持,再三催归。典谟孝思纯笃,辞职返槟。未及一年,父殁,遂继承父业,经营制售龙凤花烛。后扩展业务,独立或与人合作,相继开办燕标肥皂厂、大中公司(后更名协议贸易公司)、信德五金公司、友和公司。

  民国29年,典谟参加陈嘉庚领导的筹赈救亡运动,组织槟城精神义务讲演队,深入街区乡镇,开展筹赈救亡活动,募款颇丰。为此,民国33年被侵马日军逮捕入狱,判刑15年。狱中受尽酷刑,曾以头触壁,血喷如泉,昏厥倒地,以示抗争。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得以出狱。

  典谟秉性豪侠,急公好义,热心于排解槟城华人纠纷。青草巷170户民居被地主迫迁,其出面交涉,迫使地主让步,拆迁者获得合理补偿;一绳索店女佣被老板强奸,其挺身为之控诉于官,历时年余,老板终受法律制裁;槟城兑山宗亲因竞争港口舢板运输业务相互排挤,其耐心劝说,并筹组兑山李氏乡谊会,连任主席40多年;槟城汽车司机公会主席庄明理离任后,群龙无首,互相倾轧,其被推举出任主席后,筹划成立轮值服务委员会,制定统一运价及轮运办法,化干戈为玉帛。典谟一生热心公益事业,历任滨海各姓端午龙舟赛组委主任、槟城维持社会秩序委员、马华公会中央总会委员、槟威州分会宣传主任、丹绒区区会主席、马来西亚李氏总会轮值总务、槟城艺术协会总务及部分社团委员、主席、名誉主席等。

   

  张  家  两

   

  张家两,字两端,板桥东安村人,父乃帝商于逻罗,生卒年不详。

  家两年十六时,适父仙逝,网谷吉利号乏人继理。家两遂弃书南下,欲接理父业,因年龄尚幼,由乃兄代理。21岁二次南来,陈嘉庚聘为谦益米栈司柜。任职14年,铢黍不差,获陈嘉庚赞许,列为胶业部股友。又五六年,拆出股资,与陈水蚌、叶玉桑、杨六使等合资开设日新公司及振成丰号。日新公司制造黄梨罐头,设有二厂;振成丰制造树胶,设有三厂。各厂规模綦大,有工人千余人。抗日战争结束后,开办裕成橡胶厂,曾任新加坡同安商会会长、新加坡板桥儒林公会主席。

  两端热心于国事社会,在新加坡参加同盟会,助资民军,曾参加陈嘉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尤倾心于教育,早年出资在乡办私塾10余年,设大、中、小班,供全乡24村孩童免费上学。民国4年(1915年)倡办东安板桥浒井学校。民国35年与人创办后埯小学,每年助资1000大洋。并资助泉州培元中学、同安杨宅某校。对侨居地之道南、爱同二校、南洋女校、南洋工商补习学校、星洲幼稚园、华侨女校、南洋华侨中学、星洲中华商务总会等,均由公司题名捐出巨资。又捐建同民医院和同美公路,担任同民医院董事会常务和同美汽车公司总经理。

  家两为人守正持重,为富不骄,修辞立诚,为人排解纷扰,片言而尽释前怨,被誉为“板桥第一名人”,为《南洋名人集传》所收录。

  陈   赐   曲

  陈赐曲,集美后尾角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卒于1988年,享年88岁。

  赐曲幼时家境困苦,未满周岁,父亲去暹罗谋生,母亲去世,与祖母相依为命。7岁即砍柴、讨小海和铲海蛎,以维持生计。八九岁入私塾,后转入集美小学就读。17岁南渡暹罗,后循父愿转往新加坡。先在陈嘉庚、陈敬贤合办的振成丰胶厂学徒,因勤奋好学,很快熟悉树胶业务。此后,曾任吉隆坡加影橡胶分栈经理和麻坡树胶厂及麻坡分店经理。

  民国13年(1924年),赐曲辞去麻坡胶厂及分店经理职务,与友人合资创办集记树胶公司,开设新裕源橡胶厂。民国19年,再次接受陈嘉庚聘请,担任芽笼三巷橡胶厂和肥皂厂经理,直至民国21年公司歇业。民国23年,转往柔佛新山继续经营橡胶贸易。此地居新加坡和马来亚要冲,距橡胶产区颇近,生意得心应手,获利颇丰。遂于北干那及士乃购置土地,种植橡胶近千亩。抗日战争结束后,又以10万元购买一旧胶厂,与人合股创办南春橡胶厂。时值战争结束,各国开始重建,橡胶用途甚广,胶价应时而升。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胶价更是扶摇直上。此时,物价亦随之飞涨,他厂多因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而停产。赐曲妥善处理纠纷,劳资关系融洽,工人纷纷来投,他厂原料亦运来加工,日夜生产,应接不暇,“南春”一枝独秀,生意兴隆,赚得大利。

  赐曲中年皈依佛教,研究佛理,热心慈善事业,1958年当选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其体恤贫苦,凡社会公益事业,从不落人后。曾捐叻币1万元修葺集美祖厝,捐港币10万元建集美镇托儿所,捐人民币10万元资助集美社公业基金会,用于奖励族属留学生每人5000元。

  叶   振   汉

  叶振汉,安溪县参内乡人,叶渊胞侄。生于民国9年(1920年)4月,卒于1984年6月25日,享年65岁。

  振汉童年就读于安溪县参山小学,民国23年毕业于集美商业学校,民国27年于集美学校普师毕业,翌年考入国立广西大学文史地专修科,以校学生会主席身份,组织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0年毕业后,返回内迁于安溪、大田的集美学校任文史教员。任教期间,主编《安溪新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团结进步青年,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民国32年,受当局威胁,被迫离校,前往广西柳州,任集友银行办事处主任兼集美实业公司分公司秘书,协助叔父叶渊为集美学校筹集经费。后柳州沦陷,随公司避难于贵州榕江,继转重庆。

  民国36年4月,振汉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闽浙赣厦门工委负责人,公开职业为厦门直接税局总务课长。其间,编著《中国社会史纲》(古代史部分)一书。同年9月,因叛徒出卖,转至香港,在中共闽浙赣泉州中心县委驻港支部从事统战工作。次年1月,转至越南堤岸,任堤岸福建中学校长。根据党组织指示,在师生中培养华侨革命青年,传播革命种子。民国38年8月,因叛徒告密,被法国殖民政府逮捕,押送出境,回到香港。10月,参加归国华侨青年回闽工作队,并任队长。回闽后,按中共福建省委安排,到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学习。

  1950年4月,振汉革大结业,受派任惠安中学校长。一年后,调任省新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翌年8月,接办英华、陶淑、华南三所教会学校,合并成立福州第二中学(现福建师大附中)并任副校长。1952年3月,调任福州第一中学校长。同年10月,调任新成立的福州师范学校第一副校长。1953年8月,省政府应陈嘉庚请求,调振汉任集美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振汉尊重陈嘉庚“不要兼任社会职务”的意见,专心致志办学,摸索总结学校政治思想教育、侨生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风格,使集美中学成为在国内外均有影响的省重点中学。在校学生一度发展到近4000人,其中侨生占41%,被誉为“侨生摇篮”。

  “文化大革命”期间,振汉遭到迫害。1972年恢复工作,先后任职于厦门第五、第六中学。1975年8月,交通部指名调任集美航海学校党委副书记,1980年出任校长,1983年5月改任党委书记。其间,学校升格为航海专科学校,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发展成为航海学院,交通部称赞其“为我国的航海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任职期间,参与发起成立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集美学校党史办公室,重视嘉庚精神的传承和党史资料的抢救工作。

  振汉生前曾任福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厦门市政协第四、六届委员、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代表、中国航海学会理事、福建航海学会理事长、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集美学校首届侨联委员会名誉主席。

  杨  新  容

  杨新容,原名杨欣荣,曾用名杨兴,海澄县白水营镇金鳌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25日,卒于1982年1月22日,享年75岁。

  新容幼时先后就读白水营碧溪小学和海澄县城关树人小学,民国12年(1923年)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民国14年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革命协进社,参加学校反日和支援上海“五卅惨案”罢工的运动,组织宣传队回乡开展反日宣传和抵制日货的斗争。民国15年秋,学校当局禁止学生参加政党,并开除学生领袖。12月,新容参与共产党员刘端生等组织的学生罢课抗争,即集美学校的第三次风潮事件。罢课失败,新容被迫退学,参加共产党员钟盛道组织的海澄旅集同乡宣传队回乡继续开展宣传活动,并应邀出席海澄县首届各界代表会议。民国16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曾受训于漳州农工运动讲习所,就读于上海泉漳中学、大夏大学、中华艺大、中国公学。其间,受命在各校党组织任职,参加并领导学生运动。民国21年,中国公学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日机炸毁,新容回乡先后在海澄和厦门执教。民国23年9月,因叛徒出卖,党组织被破坏,新容被迫南渡印度尼西亚。在印期间,执教于巴城新华学校,先后任教导主任和校长,以职业为掩护,在华侨中开展抗日募捐等各种爱国进步活动,为印度尼西亚文化先锋队、抗日民族解放大同盟、爪哇共产党华侨支部、中华教师公会、华侨团结促进会、中印建交工作委员会、中华侨团总会等侨团组织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之一。1951年8月,印度尼西亚发生“八一六”事件,新容与其他爱国侨领被印度尼西亚当局逮捕,后无罪释放。1953年1月回国。

  新容回国后,即参加中侨委创办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的筹办工作,并先后担任该校教导主任、副校长和党组书记。1956年,应陈嘉庚邀请,调任集美归国华侨中等补习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该校创办于1954年,设有初高中正规班、预备班,各年级补习班和理工、医农、文科大学先修班,侨生随到随收,实行“缺啥补啥、重点补习”的教学原则。1957—1960年,尚增设集美侨属子女补习学校,招收福建和广东两省侨属子弟。新容任职期间,侨校在校生最多时高达4000人,教职工350人。1954—1966年,共接收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学生1.8万人,其中3400余人考上全国各高等院校及中专,1.3万余人被分送到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的正规中学继续学习,2000余人直接分配到各地参加生产建设。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文艺体育人才,其中运动健将10人,一级运动员3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容遭受迫害,身心受到摧残。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得以平反,一度出任集美学校委员会主任和顾问,参与集美侨校的恢复工作。

  新容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待人接物和蔼可亲,深受侨校师生尊敬和爱戴,曾任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1982年1月22日,病逝于鼓浪屿医院。

  陈   六   使

  陈六使,集美人,文确六弟。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八日(1897年6月7日),卒于1972年9月11日,享年76岁。

  六使5岁时父母双亡,赖兄长捕鱼为生,并入读集美小学。民国5年(1916年),仰兄长资助南渡新加坡。先在陈嘉庚谦益树胶厂做搬运工,继做领班。其勤劳刻苦,聪明好学,工余潜心钻研橡胶种植和经营之法,稍有积蓄后,与三兄文确、四兄科斗、七弟文章合资创立联和树胶公司,由文章管理。新厂甫创,经营不得法,生意亏蚀。六使遂辞去谦益厂工作,专心料理联和业务,很快扭亏为盈,业务兴盛。民国14年(1925年),陈氏兄弟复建益和树胶公司,购置橡胶园,新建树胶厂,六使任总经理,经营十载,发展成种植、加工和经营出口的橡胶企业。民国27年,益和注册为有限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先后在马来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香港设立分公司,在伦敦和纽约设代理商,成为新加坡橡胶界的佼佼者,六使也被同行视作树胶界之翘楚。民国31年,日军侵占新加坡,益和被迫停产。民国34年,新加坡光复,益和恢复生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橡胶价格陡涨。六使把握时机,增加生产,扩大经营范围,业务蒸蒸日上,益和公司很快成为与李光前的南益橡胶公司并执新马胶业牛耳的最大橡胶企业。在此期间,六使创办或合资经营的企业尚有协和橡胶有限公司、亚洲联合企业公司、亚洲保险有限公司、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大石水泥有限公司、马来亚纸制品厂、合众纸厂、南洋商报、陈永义私人有限公司等,出任上述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同时涉足金融业,历任新加坡华侨银行董事、香港集友银行董事主席等,成为东南亚著名华人企业家。

  六使幼时家贫,读书甚少,南渡创业中深感文化底薄,故十分重视教育,兴办教育不遗余力。1930年代初,陈嘉庚企业遭受挫折,向友好劝募集美学校经费。当时,益和橡胶公司才初有发展,即慨捐每月500元。民国25年,嘉庚计划集资16万元,购买橡胶园400亩,以其收益充作厦门大学基金,六使捐助5万元。民国28年,嘉庚为遭日军飞机轰炸的集美学校募捐,六使认购上海华侨银行公债券100万元,以年息6万元作为集美学校基金。民国31年1月,日军侵略东南亚在即,陈嘉庚建议华人将经营所得汇存国内,一避风险,二作战后兴办实业。六使两次汇款共计700万元,嘱“集美学校如需用可以支取”。同年,集美学校以六使及李光前、陈济民、陈厥祥之汇款创办集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友银行。公司和银行均以每年盈利的20%补助集美学校。后六使增资香港集友银行,并出任董事长。香港集友银行至今仍源源不断地资助集美和厦门的教育事业。陈嘉庚曾多次表达对六使“铭感无任”之心声。1950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换届,六使由副会长接任会长,首倡赞助马来亚大学30万元,带动会员踊跃捐献。同年,六使出任福建会馆主席,极力筹募教育基金,扩充所属道南、爱同、崇福三校,新建光华学校和南洋女子中学。

  1953年1月,六使主持福建会馆执监委会议,倡议创办南洋华文大学,并认捐500万元。其在会上慷慨陈词:“全南洋群岛一千六百余万华人,为保障并发展母语教育,为维护伟大的中华文化,不可无南洋大学;为传播中华文化,以贡献于世界和平事业,也不可无南洋大学!”表示愿竭尽全力,即使破产也在所不惜。会后,297个华人社团组成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推举六使为主席。华人社会掀起义卖、义捐、义赛、义演高潮,连巴士、的士、三轮车工友也开展义驶、义踏活动,总共募得叻币1045.68万元。福建会馆献出云南园450英亩土地作校址,并捐款60万元建设学校大礼堂。1954年,林语堂应聘出任南大校长,主持办学事宜,表示要将南大办成海外反共堡垒。六使自掏腰包30万元作遣散费,将林氏一干人众辞退。1956年 3月15日,南洋大学正式开学,六使任学校执行委员会主席,为南大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1964年因年迈而退休。1974年,南大理事会在校园内为之树立铜像。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25年间,为当地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赠六使“乐育英才”荣誉牌匾,以纪念其为教育事业所立下的功绩。

  六使急公好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民国26年,六使接任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发动会员为抗日救国募捐,为南洋筹赈会募得捐款129万元。民国28年,中华总商会筹建中华大会堂及图书馆,所需资金20余万元,六使认捐四分之一。1950年,六使出任福建会馆主席和中华总商会会长。是年,马来亚大学成立,其捐叻币30万元作该校基金。1951年,动员福建会馆董事捐款20.6万元,资助新加坡防痨协会建设防痨医院。1955年,以中华总商会会长身份,发动600多个华侨团体和8500多家商号参加签名活动,要求新加坡议会废除只用英语的规定,终于1959年迫使新成立的新加坡自治邦立法议会将华语作为会议发言语言之一。1957年5月,率新马胶商五人小组赴伦敦参加英马胶商会议,经过多轮谈判,达成协议,改变了长期以来新加坡胶市完全听命于伦敦树胶西商公会,华商经营十分艰难的局面,为华商争得平等权利。1957年,到泰国曼谷视察公司业务,捐泰币50万铢作为当地福建会馆侨校基金。1965年被聘为同安会馆名誉主席,翌年首捐为倡,认捐会馆大厦建筑基金的十分之一。此外,还曾担任怡和轩俱乐部董事会主席、《南洋商报》董事长,为华人公益事业贡献良多。

  李   良   荣

  李良荣,别号良安,后溪兑山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卒于1967年,终年60岁。

  良荣原姓杨,3岁时因家贫被卖与兑山李氏,养父母早逝,赖祖父抚养。祖父去世后,生活无着,外出流浪。民国12年(1923年)进入许卓然靖国军随营学校。翌年6月,经许介绍保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11月毕业,任教导团排长。民国14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次年,北伐战争开始,良荣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历任上尉参谋、连长、少校团副。民国16年,一师调至上海,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屠杀共产党人的“四一二政变”。良荣愤而离队,转入上海劳动大学学习。

  民国18年,应驻闽四十九师师长张贞敦请,先后任少校参谋、营长、教导队长等职。民国20年,入南京步兵专校精研兵器与射击。民国22年2月毕业后,分配八十八师任补充团团长。同年8月,改任三十六师二一一团团长,调往江西“剿共”。11月,十九路军发表反蒋宣言,在福州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三十六师奉令入闽“平叛”,良荣因功升任一〇六旅旅长。为时不久,调任蒋介石侍从室参谋。民国24年,任南昌航空特务团团长。翌年冬,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

  民国26年7月7日,日军侵华,抗日战争爆发。良荣晋升陆军四十六师副师长,参加保卫南京战役。翌年春,接任师长。夏,该师被调至豫东战场,防堵日军十四师团,良荣因兵败被撤职。随后,再入陆军大学,于民国28年冬毕业。翌年,调任陆军第十三补训处处长。民国30年4月,福州沦陷,良荣请缨受任第一纵队司令,率部开赴前线,与日军激战于大湖,颇有斩获,晋升八〇师师长。日军撤出福州后,良荣编定保甲,监视辖区群众,搜捕流散的新四军战士。民国31年2月升任闽浙赣三省剿匪指挥部总指挥。民国33年9月,日军再犯福州,良荣率部力战七昼夜后奉令退出福州。翌年5月,日军弃城北撤,良荣截敌退路,歼敌约200人,收复福州,晋升二十八军中将军长。抗战胜利时,奉命担任杭州和徐州受降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二十八军整编为二十八师,由闽浙调至苏北、鲁南,参加山东战役和中原战役。民国36年,良荣相继升任鲁南第九绥靖公署主任和十二兵团副司令。同年冬,调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省党部主委和保安司令。在任期间,接受同乡好友张圣才建议,曾释放政治犯,安排菲律宾300余名华侨返乡。民国38年春,朱绍良接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州绥署主任,良荣任副主任。7月,改任二十二兵团司令兼厦门警备司令。10月,厦门解放,良荣被蒋介石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官。为时不久,台湾当局以金门备战不力为由,将其撤职。

  良荣回台后,弃戎从商。1957年,在吉隆坡开设马来西亚工矿公司。1962年,任大石水泥公司总经理。1967年6月2日,因车祸于马来西亚怡保辞世。

  李   光   前

  李光前,名玉昆,以字行,南安县梅山芙蓉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九月,卒于1967年6月2日,享年75岁。

  光前幼年就读私塾,10岁随父南渡新加坡,于英印学堂学英文、算术,后入养正学堂读中文。光绪三十四年回国,获得清政府公费,入南京暨南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升入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后转入唐山路矿专门学堂(交通大学前身)。民国元年(1912年)回新加坡谋生,初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不久,进政府测量局附设测量专门学校做实习员,同时攻读美国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科,于民国4年毕业。为侨领陈嘉庚、庄希泉所赏识,初受聘于庄希泉与友人合办的中华国货公司任英文秘书,翌年应陈嘉庚之聘出任陈氏橡胶公司经理,深为陈嘉庚所信赖。民国9年,与陈嘉庚之长女爱礼结为伉俪。

  民国16年始,光前先后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创办南益烟房(后改南益橡胶公司)、合东公司、百泰公司,历任华南银行、新华银行董事会副主席、主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至1960年代,南益橡胶公司已有20个办事处,15座工厂,橡胶园总面积1.85万英亩,实际掌握世界天然橡胶贸易总额的八分之一,光前被誉为星马“橡胶大王”和“黄梨大王”。

  光前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并为之做出突出贡献。在捐巨资支持侨居地新加坡和家乡梅山芙蓉村兴办文教事业的同时,一贯鼎力支持和协助岳父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倾资兴学。民国25年,认股5万元,助陈嘉庚购买橡胶园400亩,充作厦门大学办学基金;民国31年,汇款100万元,支持陈嘉庚创办集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友银行,以盈利补助集美学校经费;在陈嘉庚公司收盘后,每年均给予集美学校以经费支持;1952年秋,捐款520万港元,支持陈嘉庚扩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光前逝世后,其所设立的李氏基金继续给集美教育事业以大力支持。1991年,该会捐赠集美大学中巴车1部,价值32万港元;嗣后,集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李氏基金捐赠的项目9个,捐赠总额达2518万元,折合人民币2918万元。其中,建设光前体育馆900万元,建设竞武馆、图书馆、体院综合训练馆、陈爱礼国际学院1250万元,作学科建设基金、英语专项基金、老人活动基金336万元。

  1967年6月2日,光前因病治疗无效,在新加坡逝世。

  陈  文  确

  陈文确,集美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1966年1月14日,享年81岁。

  文确出生于渔家,兄弟七人,排行第三,父母早逝,家境贫困。少时就读私塾,光绪三十年南渡新加坡谋生,初做船夫,后入陈嘉庚谦益公司务工。民国7年(1918年)被派往柔佛州管理橡胶园。此时,除仲兄留守家业外,四个弟弟相携来投。陈嘉庚安排其六弟六使帮助管理胶园,七弟文章年幼在烟花部打杂,四弟科斗、五弟文知在胶园做工。

  民国13年,文确以历年积蓄助七弟文章创办联和橡胶公司,翌年又与六弟六使再办益和橡胶公司。兄弟协力经营,三年间益和已发展成种植、加工和贸易为一体的橡胶企业。民国27年,益和注册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叻元。设分厂于马来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等地,并在纽约、伦敦开设代理处,经营橡胶出口业务。两年后,注册资本增至叻币200万元。1950年7月,橡胶厂因故被焚毁,损失千余万元。陈氏兄弟不屈不挠,清理残基,重建厂房,终于渡过难关,东山再起,成为新马地区最大的橡胶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兄弟俩向金融、保险业发展。民国24年,与闽籍华侨合资,创办新加坡大华银行,文确任董事;民国28年,与李亮琪等创办亚洲水火保险有限公司,成为公司股东;民国31年,出资190万元,参与创办集友银行;民国36年,又投资288万元,参与创办香港集友银行,支持六使出任首任董事长;民国37年,加入亚洲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又参与发起创办新加坡华联银行,由其胞侄永裕担任董事。

  文确热爱桑梓,热心公益事业。新加坡同安会馆民国20年成立后,文确历任职员、会计、常委,连任7—14届会馆主席。厦门沦陷期间,集美屡遭日军轰炸,村民四处逃难,文确先后汇款76750元(国币),救济难民。日本投降后,又汇国币1000万元,交集美学校校董陈村牧,成立集美学村建设委员会,帮助村民恢复生活和生产。其中赈济108户21.6万元,粜米200万元,贷款161户804.5万元,用于整顿环境卫生重建家园31万元。民国35年,同安县鼠疫、天花、霍乱、疟疾流行,民众缺医少药。当时文确甫任会馆主席,接受陈嘉庚建议,成立筹建家乡医院委员会,集中邑侨力量,于翌年创办同安县同民医院。并购买奎宁丸、阿的平等药品65万粒,免费发给全县民众。同年8月,新加坡华侨商办同(安)(集)美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改组,文确被选为董事长,筹款修复抗战期间损坏的同美公路,收回路权,恢复运输业务。1949年11月,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集美,村民罹难21人,民宅被毁近半。文确委派胞侄永鸿携币1500美元自香港返里,购大米2.5万余斤,赈济村民122户302人;购建筑材料370美元,帮助村民重建家园。

  文确关心家乡和侨居地的教育事业,先后出任集美学校校董、新加坡中正中学董事长、中华女子中学董事长,自始至终支持六使创办新加坡南洋大学。1930年代初,陈嘉庚企业不景气,集美学校经费发生困难。文确慷慨资助,自民国22年起,每月捐助该校国币500元。其所办的益和公司承租陈嘉庚麻坡橡胶厂,扣除利息后,盈利全数充作集美学校经费。民国28年,又购上海华侨银行公债100万元,以年息6万元捐作集美学校基金。民国31年,支持陈嘉庚移资回国的号召,由六使两次汇款700万元,支持集美学校在永安创办集友银行和集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又以190万元增资香港集友银行,以盈利提成充作集美学校经费。

  赵  志  雄

  赵志雄,福州闽侯人,生于民国3年(1914年)11月,卒于1965年11月6日,终年52岁。

  志雄出生于贫苦船工家庭,父亲遭土匪绑架,后被政府抓壮丁,逼得神志失常。妹妹给人家当童养媳,不堪虐待而自杀。12岁时,母亲离世,志雄孤苦无依,赖婶母抚养长大。解放后,志雄成为厦门供电所电工,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党支部书记,提拔为工区主任,工人称赞他是“做工抢重活,跑路赶前头,过年过初四,假日不回家的好带头人”。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奉命炮击金门,国民党金门驻军回击,海峡两岸炮火连天。志雄带领支前突击组巡回于前沿阵地,维护供电线路,抢修故障35次,保障军事用电的需要,被参战官兵誉为“炸不断的供电线路”。1959年8月23日,特大台风袭击厦门,供电全部中断。志雄与同事一道抬起数百斤重的电杆,跋山涉水,抢修线路。爬杆他抢在前头,过河他第一个跳进水里。水深齐腰,他手持竹竿,一步一探,带领工人前进,在汪洋一片的洼田里重新架设线路,保证全市及时恢复供电。1960年8月,志雄正带领工人架设高集海堤35千伏高压线路,遭遇台风袭击。晚上风大雨急,四周漆黑一片,志雄巡视工地时,被狂风刮翻在地。所幸抓到一根木桩,方免葬身大海之虞。1965年11月,工区试验第一次带电作业前夜,有人建议还是停电检修。志雄考虑沿线既有工业用电,又有国防用电,停电损失太大,坚持按原计划实施。翌日,他亲自指挥,亲自操作,顺利完成检修任务,开厦门电业界带电作业之先河。

  1965年11月6日,志雄在作业中因电石桶爆炸以身殉职。生前曾被评为厦门市工业战线先进工作者,1959年10月出席北京全国群英会。

   

  陈  水  成

   

  陈水成,灌口镇三社村松柏窟社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1963年12月27日,享年71岁。 

  水成早年随父南渡缅甸营商,后承父业,在仰光开设顺和号土产行、碾米厂,兼批发米商,代理信汇业务。三弟占梅亦在仰光开设英顺美公司,兄弟俩尚共同兼营水上运输业,拥有船只17艘,实行企业分管,财产共有,齐心协力,经营有方,生意不断扩大。

  水成事业有成后,热心当地侨胞公益事业。民国19年(1930年)被选为缅甸华侨总会副会长,民国27年当选南侨总会常务委员。在陈嘉庚领导下,积极组织旅缅华侨抗日救国总会,在华侨中开展募捐活动,并动员亲属踊跃捐献,支持祖国军民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0年12月,日军侵犯东南亚,有汉奸暗地策划拘捕爱国华侨。翌年初,水成兄弟携家人驱车取道云南回国避难,经贵阳、赣州、龙岩、漳州返回故里。抗战胜利后,占梅回到缅甸重振事业,水成则居家筹谋家乡兴革事宜,兄弟俩内外配合,共襄振兴家乡事业。

  早在民国19年,水成即汇款回乡,借用松柏窟社祠堂,创办私立莲山小学校。民国31年避难回乡后,见祠堂破旧逼仄,即筹划新建校舍。兄弟俩以捐款3000元为倡,动员村民义务出工,建成工字型新校舍一栋,改名三社初级小学,并开辟运动场,长期负担学校日常经费至解放前夕。

  明、清时,灌口已是“烟火千家”的重镇,然到1930年代尚无一所中学,乡人子女小学毕业后需到外地求学。小学校舍建成后,水成兄弟俩又召集地方人士商议筹建灌口中学,且自荐承担筹办事宜。后因社会治安不良,购置之杉木被偷窃一空,建校之事暂搁。抗战胜利后,水成兄弟又以诺建教室三间为倡,发动旅缅同乡和当地归侨捐资建校,水成亲任建校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后,在政府鼎力支持下,灌口中学终于1957年4月落成开学。此外,陈氏兄弟尚以其母高珊瑚名义捐建灌口中心小学教室一间;占梅捐款5万元,作同安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经费;并捐资参建厦门华侨中学,修建集灌公路三社车站路亭等。水成逝世后,集美区人民政府在灌口中学设立“陈水成先生集资建校碑”,以资纪念。2006年,其后裔陈友谊联系10家企业,设立陈水成教育基金,用于奖教、奖学和助教等。

  水成秉性刚直,关心民瘼。返乡避难期间,广泛联络归侨,组建灌口归侨联谊会,创办归侨合作社,团结归侨共渡难关。其间,警察欺压敲诈百姓之事不时发生,深为愤慨不平。一日,遇一警察欺侮一卖菜农民,当即招呼路人将该警察打翻在地,并严加训斥。事后,遭同安县警察局监禁。消息传出后,群情激愤,侨联会出面交涉,当局被迫放人息事。1962年,水成不顾年事已高,再次赴缅,争取侨汇,购回一批良种杉苗,支援国家建设。

  水成急公好义,深孚众望。解放后,历任同安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县人民政府委员、县政协副主席、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厦门市侨联常委和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委员兼华侨合作社董事。

   

  叶    渊

   

  叶渊,字贻俊,号采真,安溪县参山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卒于1952年,享年63岁。

  民国6年(1917年),叶渊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经济门。民国7—9年,曾任闽南护法军第三旅参谋长、南安洪留守司令和安溪县知事等职。民国9年4月,经黄炎培介绍与陈嘉庚结识,7月应聘出任集美学校校长。受任后,嘉庚即撤销校主办事处,委托其全权主持校务。受校主托付,叶渊亲赴北京、上海等地访聘名师,并邀请马寅初、鲁迅、林语堂等学者来校演讲,邀请散文作家、画家孙福熙来校举办画展和考察。孙氏称赞集美学校为“世界最优良最富活力的学校”。任职期间,叶渊在主持早期集美学村建设的同时,还亲任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主任,每年主持召开受助学校校长会议,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举办成绩展览会;组织闽南小学研究会并兼任会长,举办暑期培训班,邀请京、沪、浙教育专家授课,传播新的教育思想;组建我国第一个公共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集美学校民众教育委员会,开办男女民众学校各一所,安排集美学校师生讲课;出任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协助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悉心做好厦大在集美学校的开学工作。叶渊在任职14年间,根据陈嘉庚指示,相继增办水产科、商科、女子师范、农林学校、航海学校和幼稚师范,集美学校发展成为集中小学和专业技术学校为一体,拥有9校2000余名学生的综合学校。民国12年10月,闽南战事紧张,军队1000余人驻扎集美学校。叶渊征得陈嘉庚同意,具请愿书,倡议划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并派代表向南北军政当局呼吁。20日,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在案,且由大本营内政部电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之名自此确定。陈嘉庚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叶渊给予高度赞扬。

  叶渊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国12年4月16日,亲率师生1500余人赴厦门,冒雨参加抗议日本拒绝取消“二十一条”和拒绝我国要求收回旅顺、大连的无理行径;民国14年,成立学校救国团委员会并任主席,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帝宣传活动;民国17年,组织学校义勇队并亲任队长,组织训练,准备效命疆场。民国19年6月,因国民党福建临时党部负责人许卓然遇刺身亡事件,叶渊被诬告为主谋而下狱。事发后,集美学校2500余名师生发表宣言,罢课请愿。陈嘉庚致电南京政府并与有关方面交涉,于7月5日得以保释出狱。出狱后,叶渊回校任职。民国21年10月,南京高等法院宣判叶渊属被诬告,无罪释放。民国23年2月,叶渊迫于国民党地方势力,离开集美出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在临时省会永安创办集美实业股份公司和集友银行,在广西柳州设立分公司,委托叶渊主持公司业务。叶渊当即辞去省府秘书职务,举家由桂林迁居柳州。日军侵占广西后,随公司辗转于云南、贵州,抗战胜利后转至香港集友银行。1950年到上海筹建集友银行上海分行,继续为集美学校服务。1952年9月,病故于上海。